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著名作家王蒙昨作客中大上文学课 认为一个人既不能不懂文学又不能完全沉溺于文学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9: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记者秦晖 通讯员何晓钟、唐锐

  “10多岁的作家红遍全国,听说还进了福布斯财富排行榜,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安,连我都很不安,心想怎么自己写一辈子的书也进不了排行榜?”昨日,在中山大学一间礼堂里,著名作家王蒙跟大学生们面对面谈论起《文学的挑战与和解》(如图,颜士然摄)。

  “做不了伟大作家也不自杀”

  “我从出生到登上中大讲台,用了整整71年的时间。”昨日,71岁高龄的王蒙一句简短的开场白令数百名中大师生倍感亲切。

  “文学从很多意义上来说都是对人的情感、社会规则尤其是潜规则的挑战。比如说很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在出现时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朋友猜忌,随之而来的就是批评、指责和压力。”王蒙说,“文学不断求新求创造的特点对作家来说也是十分痛苦的。”他以一位女作家的话为例,这位女作家曾说,“创新就像疯狗一样追着我,让我跑啊跑啊停不下来。”正是这种对个性化的强调,导致文人都有很强的精英意识,自认为都是天才,认为别人都是平庸的、自私的、无知的。

  “‘天才’越伟大越孤独,越孤独越伟大,这成了很多文人的怪圈。”王蒙援引资料称国外自杀作家比例高达7%。“有人说,中国作家为什么不够伟大?就是因为自杀的人太少了。但我就是自认属于愚昧者,即使做不成伟大作家,也绝不自杀。”话毕,掌声雷动。

  在王蒙眼里,文学的浪漫化、审美化和批判化也导致了文人的非现实化。“现在很多优秀的女作家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除了男性中心社会的男人们都不愿娶太高智商的女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女作家往往用文学中无瑕的、神奇的观点去寻找男人,结果肯定是失望的,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真实男人大多‘粗野’、‘庸俗’、还会讲点脏话。”这番见解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哄堂大笑。

  他告诫大学生们,文学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一个人一点文学都不懂是可悲的;但如果完全沉溺于文学中,也是件麻烦的事。

  “羡妒”余秋雨进福布斯

  文学对社会的挑战,还在于文人本身命运无常而带来的对社会常识的冲击。王蒙用略带开玩笑的口吻说,前段时间,韩寒、郭敬明等低龄作家的书红遍大江南北,网上还说谁谁谁进入了福布斯排行榜,“这让很多人不安,连我都觉得不安,我写了一辈子,自认为也写得不错,都没进入福布斯。”讲到这里,王蒙也不忘说起余秋雨,笑着形容自己在福布斯排行榜上看到余秋雨位列2004年中国收入最高文人时的心情。“我心想,他去年一年好像也没写什么啊?收入怎么就有300多万?”他以开玩笑的口吻说:“300多万对商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可对我来说真是‘既羡又妒’啊。”

  面对台下已经乐不可支的大学生们,王蒙说,“对于作家,人们的感情很复杂,看到他们过得好,总是想这个人是不是太聪明,太狡猾,不说实话,我想别人也会这么看我。”
著名作家王蒙昨作客中大上文学课 认为一个人既不能不懂文学又不能完全沉溺于文学中(图)
岁岁年年风水都在改变

  有多少沧海一夜变成桑田

  在这个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里面

  成功与失败多少都有一点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

  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

  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

  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

  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

  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

  我不懂大家心中作何感想

  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

  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

  现实生活不能等待奇迹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如果只要生存非常容易

  只要你对人保持一点距离

  但是生活不能像在演戏

  你戴着面具如何面对自己

  或许你将会发现人生还算美丽

  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

  ———《现象七十二变》歌词摘录

  美女作家:商业动机压倒文学价值

  在结束讲座后,王蒙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低龄作家、美女作家近年来风靡文坛,您怎么看?

  答:我很少看他们的作品,所以很难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过,有个别美女作家的文章我倒是翻过,文字虽然很漂亮,但从全书来看,还是商业动机压倒了文学价值。

  低龄作家的作品畅销说明一个问题:普通成人的文学作品得不到青少年的认可,低龄作家则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曾有孩子告诉我,他喜欢看那些10多岁的作家的书,就因为他们在书里可以乱骂学校,很过瘾。

  韩寒退学写书骂学校不可效仿

  问:您刚才提到青少年在对待文学作品的问题上应保持健康的距离,能解释一下吗?

  答: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深受感染,但却并非可以效仿。比如说,在书里骂学校无可厚非,但阅读这些书的人却不能效仿。韩寒退了学进行写作,难道普通的中学生也要学他那样退学后再去骂学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让不少人看完后开枪自杀,但歌德自己直到80多岁了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和18岁的女孩“忘年恋”。所以说这些文学作品是不可效仿的。

  《现象七十二变》歌词回味无穷

  问: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被选入了大学教材。您认为这适不适合做学生的教材?

  答:我昨天在报纸上看到罗大佑那首歌的歌词,说真的,写得很好!通俗歌曲最怕的就是做作、浅白,而这首歌的歌词却让人回味无穷,堪称隽永,比那些单纯通过怀旧、批判来吸引人的文学作品好多了。我认为这样的流行歌曲收进教材没什么不好。

  问:有人担心当前国内年轻人卷入学习英语的热潮会导致汉语地位的丧失,您认为呢?

  答:我赞成大家学英语,不认为学习英语会带来对中文的忽视。很多人把学习英语作为学不好母语的借口,这是不可原谅的,你英语学得再好,能比林语堂、辜鸿名还要好吗?而他们又都是汉语文学的大师!(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