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点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11:27 大洋网广州日报 |
此一时彼一时。去年因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令不少违规者不得不咽下罚款甚至入狱的苦果。但今年的“苏丹红”事件,在惩罚上却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之所以如此,多少与“苏丹红”对于人体的损害没有那么“立竿见影”有关。但其隐患,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某个时刻、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体现出来。 中国消费者大多隐忍已惯,再多一桩又如何。所以某知名企业在出问题之初信誓旦旦:我们将承担法律言明的责任。如今却说,配料的问题与我们无关。天啊,如果是这样,所有食品企业碰到所有问题均可免责:难道有哪家企业为了做面包而去种麦子? 更深的隐患在于我们罗嗦过许多遍的标准问题。据悉,早在1996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已明确禁止使用“苏丹红”,然而至今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检测标准。 监管缺位导致轻松免责;惩罚力度不够导致“犯错成本”极低。长此以往,将有更多的隐患“大大方方”地浮出水面。 (素心兰)(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