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十大经济人物(5):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21:38 红网 | ||
老实说,象何清华这样的企业家在中国还有许多,然而象他这样成功的例子却凤毛鳞角。走近何清华,记者感觉到了何清华的过人之处。 从知青向教授的跨跃 翻开何清华的简历,给人的感觉就是何老师真的不简单。现年49岁的何清华1965年以优异的成绩从长沙市一中毕业。但是因为海外关系,他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此后,他在农场当过知青、生产队长,又在长沙客车厂当过车工。 然而只有中学学历的何清华在1980年凭着实力考取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研究生,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教学与科研成绩突出,先后于1988年、1991年破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在校任教和办企业期间,他先后获国家专利16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协会等奖励30余项。 可以说,何清华在技术上有绝对的实力。这也成了他在日后经营中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从教授向企业家跨跃 何清华在中南大学任教和担任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期间,有过许多重大的发明。他说,从1984年到1995年,他和学生在国内一些企业开展厂校联合,推广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如何将成果转化为商品,成了他日夜思考的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萌发了自己办公司的念头。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着怎么把企业做大,只是想如何把成果更好地转变为产品。”何清华说。正是这个动因,让他迈出了自己办企业的第一步。 1999年8月,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诞生了。何清华任董事长。当时,何清华手里只有技术,没有一分钱资金。白手起家办企业不容易,但是何清华却应付自如。他说:“我们在从事科研时就与许多客户有了较好的合作,因此从我们手里定货时,他们主动打预付款过来,这些预付款就是山河的启动资金。” 靠着预付款,湖南山河的资本雪球在短短五年间越滚越大。仅2004年就完成产值3.5亿元,年创利税超过3500万元,解决社会就业600余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而在长期的经营中,何清华也完成了从教授到企业家的转变。何清华作为山河公司的技术与管理核心,在企业治理与协调方面表现出了出色的调控能力。他分析处理问题切中关键、并且依章办事、责不容情,并以“纪律、细节、速度”为要系加强执行力建设。 他严于侓已,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要有“十字”素养: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件事,不偏听偏信;廉洁——始终恪守收获来源于诚实劳动;勤奋——把工作融入骨髓,不断提升自己;激情——对员工的关爱、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大度——胸怀宽广。 而这些造就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山河公司经营的5年中,从没有出现过亏损,从没有出现过资金紧张的问题。 酝酿再次跨跃 良好的业绩,高速的成长性,当何清华有上市融资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想法时,一下子就被华泰证券看中。他说,现在山河公司上市的步伐已经在加快,各项准备工作都在紧张的筹备之中。估计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山河公司股票将上市。 上市后,山河的发展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前景,有了股市这条融资渠道后,何清华又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呢?对于上市,他显得很淡然,也很谦虚。他说,股市资本运营我并不太懂,也并不想多谈。 但是从何清华对上市的积极准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正在酝酿企业和他个人又一次跨跃。 对话何清华 记者:你认为山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何:有三个比较优势:自主开发、集中制造和诚信经营。 记者:您是搞科研出身的,是不是这种严谨的作风也带到了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您的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何:我觉得认真工作的态度对于经营企业十分有好处。特别是我们从事的制造业更需要严谨的作风。这样企业会更加稳妥和有后劲。 记者:就象您提出来的一样,制造业特别关注细节。您如何把关注细节和企业管理联系起来呢? 何:现在流行细决定成败。我认为不光是在企业,在任何一个部门都存在这个问题,在制造业尤其突出。制造业无小事,例如外观,也许看起来是个小事,但是对于顾客来说就是大事。所以细节要深入到产品、产品的工艺中、产品制造管理的过程中,最后深入到每个员工头脑中。我常对员工说,制造业要做强,就要形成一种文化,这个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细节。这也是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之间的差距。 记者:您对公司有什么发展目标 何:未来的规划不能可能十分详细。我信奉美国一位管理学家所说的,几年的规划都是不现实的,最实在的规划就是一年。当然,我们公司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在挖掘机、工装机等领域成为国内国外都十分有影响的企业。(稿源:红网)(作者:王重浪欣悦)(编辑:冯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