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小学(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05:22 中国青年报 | ||||||||
2005年3月23日,星期三。小雨转阴。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武汉市江汉区凌智小学还有2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朱中繁习惯性地瞅瞅楼梯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十几个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49岁的朱中繁是这所小学的校长,1999年到武汉开办了这所学校,现在有学生406人,主要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弟。城里很难找到价格低廉的教学场地,校舍不得不选择在江汉区高家台一家菜市场楼上。每天,教室里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和市场上商贩的叫卖吆喝声掺杂在一起,汇成城市里不和谐的乐章。 相对朱中繁的烦恼,孩子们要开心得多。“这比我以前读的学校要好很多了,而且在楼上还有球台,可以打乒乓球呢!”5年级的学生江娟说。 尽管条件艰苦,但这些农民的孩子们对于能够到父母身边一起生活,能在大城市读书,还是满心欢喜。一年级二班黄小玉的父亲已来武汉做泥瓦工15年,因为无法解决她的上学问题,她一直留在孝感老家的爷爷身边。去年,“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被列为武汉市政府办的“10件实事”之一,武汉市政府、市教育局出台不少政策和措施,使得黄小玉和许许多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能来到武汉上学。 学校把楼顶改造成一个空中操场。虽然条件简陋,但孩子们的欢笑依然洒满了操场的每一个角落。下了课在这里踢毽子、跳绳。学校每年还在这屋顶上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呢。 虽然学校操场小,可在武汉民办学校里讲还算是中等的了。学校15名教师,大多是师范专科毕业。教师、教室和操场是解决了,可还缺体育器械、教学电脑……朱中繁掰着指头数,什么都缺。 黄小玉羡慕不已,“别的学校多好呀!可是我们进不去,进去了也读不起。” 作者:摄影·写文\周超 柯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