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的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10:07 河北日报

  题记为什么“谷贱伤农”、“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一幕屡屡上演?为什么家里已摆上了电视、电话,可农民却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百里之外的市场行情?

  日前,记者到内丘县农村采访时发现,相对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信息的瞬间波动,农业信息化的“革命”还远未成功,难点就是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虽然目前网络的铺设已从农业部连向各省、市、县、乡,但是网络信息要到村、到户,还需要各级政府付出相当的努力。

  内丘县境内有平原、丘陵、山地,收入以农业为主,有矿产和工业项目,在我省属于一个中等县。记者以该县为标本进行的调查,基本反映了我省农村“信息贫困”的现状。

  1

  电脑网络

  作用几乎为零

  动辄四五千元的电脑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还是一个“天价”奢侈品。内丘拥有电脑的农户极少,能利用电脑查询农业信息的农民就更少。丰富的网络信息,几乎没有在农村发挥作用。

  内丘县大垒东村400户村民中,只有4台电脑,村委会和面粉厂还各占一台,只有2台电脑属于普通农户,这两家农户不但家境富裕,而且孩子都在外地上大学和研究生,电脑就是给孩子买的。

  说到查农业信息,这两个有电脑的农户都不知道如何操作:“我连键盘都不会按,字也不会打,不知道电脑怎么用。”47岁的农民智拉狗说。

  西北岭村位于内丘县城西北5公里处的丘陵地带,村民以农业和外出打工为经济来源,村内没有工厂,也没有经商户,经济条件不如大垒东村。村主任李福寿告诉记者,村里一台电脑也没有,村民们根本不知道通过电脑能查农业信息。

  东庞前街村位于丘陵和平原的过渡带,有煤矿,是一个富裕村。村里所有街道全部水泥铺就,大街中心有绿化的隔离带,街边上还有健身器材,家家都有沼气池,村民生活富足。村主任赵二小说,这个900多人、220户的村子里,除了村委会,谁家也没有电脑。

  内丘县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苏常青打开电脑,向记者演示网络上的农业信息是多么丰富,他登录“中国农业信息网”,农业科技、市场行情预测分析、化肥农药市场行情、打工致富门路、农业法规政策等方面的信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这么丰富的农业信息,现在还不能迈过最后一道门坎到达农民手里发挥作用。据了解,内丘县农业局计划筹资30多万元,在2005年内把网络延伸到各乡镇、县直各农口单位和养殖种植大户,使他们也能通过网络获益。但如何让普通农户进入网络世界,目前还没有有效办法。

  [背景:北京市民上网率已超过28%,而全国农民上网率还不到0.3%。投资较大的“金农工程”是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建设的覆盖全国农口的大型计算机网络。从工程整体建设情况看,各地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这种大型计算机网络主要面向农业管理部门使用,门槛高成本大,与农民经济状况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农民用户寥寥无几,使用效果不够理想。还有的地市及县级经济状况很差,农口部门自身难保,无暇顾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网络总体运行状况不够理想。]

  2

  电视家家有

  农业信息太少

  走进位于内丘县城西北5公里处的西北岭村,记者看到掩映在树林里的一排排平房村舍上竖着的一个个电视天线杆。

  一个村民告诉记者,竖一个普通天线就能收到10多个台,他家的电视机可以同时收到河北、邢台、内丘电视台以及临城、隆尧、鸡泽等周边县电视台的节目。

  这个村虽是个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业村,但当记者问村委会主任李福寿“谁家没有电视机”时,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村民李凤菊则说:“谁家还不称台电视呀?”

  在平原地带的大垒东村,村民智海顺则告诉记者,村里家家都有电视机,多数人家都是彩电。

  在经济条件更好的东庞前街村,100%的农户家庭都拥有电视机。

  在这3个村,电视机无疑是村民了解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但村民认为电视节目并没有给村民提供充分有效的农业信息。

  “电视节目里电视剧和广告太多,农业科技信息、致富信息太少了。大垒东村支书郝新芳说。

  能不能把电脑网络上丰富的农业信息通过电视网络传递到农户呢?“我们从来不会用网络上的信息,我们自己购买了一些农业技术光盘,制作一些农业节目,每周定期播出。”内丘电视台一位负责人说。

  记者发现,由于广播电视局和农业局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系统,一方面大量信息积压在农业部门,一方面电视台缺乏实用农业信息制作播出。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表示,当前还没有很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农业局和广电局只能按照各自系统内的规则办事,电视频道尚不能用来大量传递农业信息。

  [背景:来自省信息产业厅的调查显示,目前电视机已经在我省农村普及,由于电视信号能覆盖我省大部分乡村,电视已成为最便捷、最经济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农村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但农民收看到的10多个电视台中,他们需要的科技致富信息、农资行情分析等信息却难觅踪影。]3

  收音机、报刊、黑板报

  很少派上用场

  “收音机?谁还用那玩艺,现在都有电视机了。”东庞前街和西北岭两个村的20多名受访村民,提到收音机时的表现好像在电灯下回忆过去的煤油灯似的。

  据记者了解,现在这两个村有收音机的农户在5%左右。其实有些电台还是播放一些农业信息的,但由于收音机受到农民的冷落,电台信息自然也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报刊呢?”记者问。

  “《河北农民报》、《河北科技报》正经不赖,科技信息、致富信息、农村政策,什么都有。”村支书、村主任和订着报纸的村民说。但大垒东村和西北岭村,每村订报的人只有5到6户,占2%至3%,订报的人觉得订报钱花得值,就成了老订户,但不订报的基本从不看报纸。

  “村里的黑板报如果能定期发布一些信息,效果会不错。”大垒东村支书和西北岭村村主任都这样认为,可他们说,黑板报村里有,但没有发布过农民实用信息,内容都是村财务公开方面的,好几个月内容不变。“村里哪来钱安排人去做这事?”

  在农村,村委会或者支书家的房顶上都有几个大喇叭,家家都能听得见广播,但村民们还反映,村里一般是广播个通知,广播实用信息的时候很少很少。

  村民们说,科技信息“明白纸”一年倒是可以见上两三回,或是县里来人到村里发,或是自己到县城、乡镇赶集时碰到索要一些,这些“明白纸”非常有用,就是太少。

  面对村民们的反映,县里一些部门也承认当上级要求紧的时候,就发一次,抓得不紧的时候就没有人管了,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发放体系。

  [背景:在农业信息传播途径上,缺乏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农村广播站等各种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与协作,面对最终用户和信息传导梗阻现象显得办法不多。一项调查表明:当问及被访者“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哪一个渠道时,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是被访者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的主要渠道,有87.5%的被访者选择了此项。其次是“与本村人交谈”,其比例为4.2%;广播收音机为3.8%;报纸杂志书籍为2.3%;与外村人交谈为1%;打电话为1%;其他为0.2%。以上数据说明,当前在农村,还没有更多的渠道传播农业信息,农民还不能通过多种渠道有效地得到农业信息。]

  4

  电话热装冷用

  功能差强人意

  虽然是个只有250户的不富裕村,但2002年西北岭村已拥有固定电话120部。“2003年、2004年装电话的人不少,现在少说也有200多部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几乎人人有手机。”村主任李福寿说。

  大垒东村村民几乎家家都有电话。“除了极个别的孤寡老人,我们村家家都有电话。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人人也都有手机。”支书郝新芳说。

  “你们的电话都打往哪里呢?”

  “打给外面打工的孩子和离得远的亲戚家。”

  当记者问大垒东村村民乔腊月时,他的回答并不令人吃惊。

  “如果你种的麦子叶子蔫了、得病了,你知道打电话问哪吗?”记者问。

  “这事还能打个电话就解决?俺不知道问哪。”接受采访的十几个村民异口同声的回答让记者感到吃惊不小。

  西北岭村村民李凤菊家开着一个小卖部,她算得上是村里见多识广的人物。如果自家地里的庄稼有什么病,她会骑上自行车到5公里外的县城,找到农业局植保站的“植物医院”,当面请教那里的农业科技人员,却想不到给“植物医院”的人打个电话也能解决问题。在她心里,打电话总是不如亲自跑一趟心里踏实。

  “县农业局信息中心有一个咨询电话,有人解答各种问题,电话号码是6861557,打这个电话只收市话费,花几毛钱就能问一次,你们知道吗?”记者在大垒东村、西北岭村不厌其烦地问着20多个受访的农民。

  “不知道有这个号码。如果知道了就会打电话去问。”这样的回答让记者既忧又喜。

  据介绍,内丘县农业局在县电视台多次公布过这个号码、在发放的科技信息“明白纸”上也都有这个号码,可惜这些受访的农民没有一个记得这个号码。在他们的意识中,电话只是和家人亲戚联络感情的工具,不知道还能用来查询信息。

  内丘县政府的一位干部说,农民装电话很大程度上是攀比,邻居都装了我不装多没有面子啊。热装冷用、光装不用的现象非常严重,多数村民还没有利用电话咨询信息的意识,虽然农业局有信息中心电话可以咨询,但由于村民的知晓率非常低,因此作用发挥得并不尽如人意。

  [背景:我省城镇电话普及率为62%,农村只有13%,调查显示,通过电话了解外面事情的农民不到1%。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电话普及率11%左右的数据来看,我国农村的通信建设水平确实差距较大。由于国内电信业仍然处于结构调整期,许多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解决。短期内完全落实会有相当难度。

  目前国内还没有通信运营商有更多兴趣和精力向低收益的落后和农村地区继续扩展网络,推进普遍服务,甚至连已经覆盖的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网络也难以维持,给农村通信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本报记者郑建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