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最大障碍是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10:22 东方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希望成为“正常大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前日本“争常”的最大障碍和“天敌”,不是亚洲国家,也不是韩国和中国,恰恰是日本政府自己……

“远东英国”梦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日本是“远东的英国”或“亚洲的英国”,国际上议论颇多。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996年克林顿总统访问日本时就露出了一点苗头。当时双方宣布的“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强调,双方“防卫合作”的范围已扩大到“周边地区”,而所谓“周边事态”,不仅包括日本周边的海域,也包括其它国家发生的内战和政变等引起的“事态”。此后,日本实际上已开始扮演美国在东亚的新伙伴角色。

布什总统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战略思想,接受了后来成为他副国务卿阿米蒂奇的建议,“以美英特殊关系为榜样强化美日安全关系”,鼓励和推动日本成为“远东的英国”。后来,2001年,日本首相小泉访问美国,当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当面吹捧小泉,把他同英国首相布莱尔并列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与布什总统心心相印的政治家”。小泉受宠若惊。此后,日本方面便积极回应,表示要“在等同于美英关系的日美同盟基础上”,努力实现所谓“集体自卫权”。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理想家们对日本也深感满意,去年夏天以来,便把日本的地位(角色)升格为“亚洲的英国”,真正拉开了美日特殊关系的序幕。

美国更需要日本

“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当然首先需要英国这个北约“铁杆盟友”的支持。但伊拉克和中东形势发展到目前这种局面,美国既需要英国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日本的支持和配合;既需要美英特殊关系,更需要美日特殊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美国目前实际上已陷入伊拉克泥潭和中东众多棘手事务,它要进行美国历史上最新一轮战略扩展,但战线拉得太长,十个指头按不住十个“跳蚤”。而且,在亚太地区,美国的传统盟友澳大利亚和韩国又同它拉开了距离,东盟同它更不是在同一条战线上,因此迫切需要日本的帮助和配合,以稳住东亚,威慑朝鲜,遏制它们心目中的“共同对手”——中国。

第二,日本比英国有钱,在伊拉克重建等一系列需要钱的方面,美国可以利用日本在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迫使或诱惑日本大掏腰包,而日本也愿意效劳,慷慨解囊,换其所需。

第三,日本同美国的关系目前基本上还未摆脱“主从关系”。日本虽然也有要自主和企图坐大的一面,但现在显然比英国更听话,更容易掌控,而且同美国的战略目标近似,可以更好地配合美国,为美国的利益服务。

 日本乘势而上

小泉政府对美国的战略意图和需求心领神会,乘势而上,密切配合。看似跟从,实有自己的“大算盘”。

长期以来,日本领导集团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不仅冷战思维严重,而且有着严重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帝国情结。尽管战后中国一直对它以友邻相待,并无意与它争夺什么亚洲的领导权和盟主地位,强调两国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寻求合作和共同繁荣,但这些人始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一山不容二虎”。他们既要在亚洲成为一人(美国)之下万人之上的老大,又要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美国指挥的大国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

 不似英国,“胜似”英国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日美战略伙伴和特殊关系有着明显发展,甚至公然把台湾海峡也定为它们“共同的战略目标”,引人注目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军事和安全合作。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上一些评论近来已把日本将成为“远东的英国”升格为“亚洲的英国”。的确,英国和日本两国目前都是美国少有的几个“铁杆盟友”,但在笔者看来,现在的日本,不似英国,“胜似”英国。

首先,不似英国。

历史上,英国是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成员,而日本却是法西斯阵营的一分子。

政治上,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享有否决权的五常之一,日本无论如何讨好美国,都不可能取得英国这样的地位。美国虽然支持日本“入常”,但根本不同意给它否决权。

双边关系上,美国也不可能把日本当作英国那样的“平等伙伴”,美国人不会忘记珍珠港事件(当然,日本人也不会忘记两颗原子弹的灾难)。别看它们现在打得火热,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战略和盘算。很多外交人士都知道,美国私下向不少国家打过招呼,说美国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实有控制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的一面。此话当然不能完全当真,但也不无一定程度的真实性。日本目前固然仍需要美国的“核保护伞”,但它要发展自己独立军事力量的图谋已早见端倪。

地缘政治上,日本同亚洲国家的关系,远不如英国同欧盟的关系。英国虽游离于“法德轴心”之外,但它一直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它紧跟美国,但始终有一个“度”,多少保持一定距离,注意与欧盟利益的某种平衡。日本却不然。它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债”至今未清,现在又紧跟美国,置亚洲国家的利益和舆论于不顾,活脱脱一个美国方面的“代理”。

 再说“胜似”英国。

这里所说的“胜似”,是从负面意义上说的,即日本当前扮演的角色比英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英国支持美国,起码还辩解说,它怀有通过合作影响美国政策的意图。在伊朗核问题上,英国主张尽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日本支持美国简直就是主动“顺从”,并挟带着做亚洲盟主的私货。它不仅在历史问题上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还依仗着美国的支持和需要,近年来在亚洲的行为咄咄逼人。在朝核问题上,它不时挥舞制裁大棒;在日韩关系上,挑起独岛(日本称为“竹岛”)争端;在日俄关系上,提出新的领土要求。更为严重的是,它在“战略牵制”中国方面同美国配合默契,几乎是在替美国暂时“填补真空”,做着美国想做而目前还有困难、不便做的事。它明里暗里多方提升日台关系,甚至企图悄悄推动日台美实际上的军事合作。在钓鱼岛和东海天然气田等问题上,也一再向中国挑衅。此外,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日本也积极配合美国向欧盟(包括英国)施压;它还试图拉拢印度等国家搞所谓“亚洲的北约”(岂不知这些国家十分明智,根本不买它的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日本的这些表演,在很多方面显然都“胜似”英国,对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和平与稳定起着消极作用和影响。

日本的最大“天敌”

日本希望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现在的问题是,小泉政府自以为得计,它可以不顾亚洲国家的利益和意见,靠着美国的支持,加上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就可以一举成功。殊不知结果可能并不像它想象的那样简单。

联合国是在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国际组织。一个当年法西斯阵营的成员,至今在侵略问题上仍然态度暧昧,出尔反尔,一会儿说要谢罪、道歉和反思,一会儿又否认,说那“不是侵略”,是为了“共荣”,甚至美化当年的侵略行为,而且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挑衅。在当前一些重大国际安全问题上,所作所为也与联合国宪章相去甚远。这一切,叫人如何能对它放心?它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资格”,是要靠它自己去努力创造和国际社会认可的。

其实,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对日本是友好的,希望看到日本在本地区乃至全世界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当前日本“争常”的最大障碍和“天敌”,不是亚洲国家,也不是韩国和中国,恰恰是日本政府自己,是它战略选择的错误和一系列错误的政策行为,是日本新保守主义分子对往日“大日本”的未了情结,以及他们强烈的冷战思维。

日本的出路何在?出路就在于日本政府真正的自我反省,从根本上改弦易辙;在于在战略选择上,多做联合国宪章允许和要求的事,并如实地把中、韩等亚洲国家视为朋友和合作伙伴、至少是可能的合作对象。只有这样,日本才能避免孤立,成为国际社会乐于接受的“正常大国”。否则,即使混进了大国行列,也是个不像样、不真正受欢迎的大国。这一点,日本的有识之士以及广大民众是清楚的,只可惜日本有些当政者至今还陶醉在当“亚洲英国”的梦幻里。

日本言行与大国梦的距离

篡改教科书: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对中学历史教科书文本进行审定时,发生多处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政治性问题,激起了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和声讨。但日本政府并未引以为戒,篡改教科书的言论和行径时有发生。

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供奉着在二战中罪行累累的东条英机等14名日本甲级战犯的牌位。长期以来,包括日本首相在内的部分日本政客、国会议员置历史正义于不顾,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曾遭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使日本又失去了亚洲各国人民的信任。日本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就职以来,曾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高官荒谬言论:日本首相小泉多次谬称,参拜靖国神社只是“日本的传统”,“相信邻国可以理解”。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曾表示,日政府有意修改“无核三原则”、“日本拥有原子弹也不是没有道理”等言论,在亚洲国家引起轩然大波。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甚至公然叫嚣“日本从来没有侵略过韩国”。

一系列不公判决:日本东京高等法院3月18日上午驳回中国“慰安妇”要求日本政府谢罪和赔偿的诉讼请求,而日本法庭的依据竟是早已废除的1952年与台湾当局缔结的“日华条约”有关条款。此前,日本法院也曾多次以荒谬的借口对多起“慰安妇”和“强征劳工”的诉讼进行不公正判决。 

 
 
选稿:施烨剑 来源:解放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