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遗体捐献 降至“冰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16:40 滇池晨报
  主页 新 闻 云南 地产 法律 报刊 娱 乐 文化 教育 健康 旅游 时 尚 IT 汽车 各地 专题 短信邮件遗体捐献降至“冰点” http://www.yndaily.com云南日报网
遗体捐献降至“冰点”(组图)
  对遗体捐献的“冰点”状况,省中医学院的武煜明副教授感到无奈。

  用于教学、科研、临床移植等方面的遗体,或许很少有人关注。但现在,医学院校的老师学生们却纷纷喊道:“可供使用的尸体太少了。”

  如果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在呼吁人们捐献遗体的同时,有关部门是否也应该把对捐献者家属的抚慰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
遗体捐献降至“冰点”(组图)
35∶1 惊人的缺口

  云南省中医学院解剖组胚教研室负责人武煜明副教授介绍,中医学院的用量虽然少,但现有的遗体数量仍然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实际上,捐献的人并不多。每年,向医院表达捐献意愿的也就只有10多人,但实际捐献的往往只有一两例。有时候一年都没有人捐献。

  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刘宗良教授也十分苦恼:眼下,可供利用的遗体太少了。许多遗体已经是反复在利用,这很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昆明医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正式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注册手续,但最初来的人极少。这两年逐渐多起来,也只是登记量增加,最后的实现量很少。学校遗体的拥有量和教学的需求量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来昆明医学院登记要求捐献遗体的人有近170人,但实际累计捐献的只有40多例。昆明医学院一年也只接收到两三具遗体。

  刘宗良教授说,按照教学要求,医学本科的学生应该是2至3人实习解剖一具尸体,但由于数量不够,昆明医学院是32到35个学生用一具尸体,但在条件好的地方,4到8个学生就能用到一具尸体。现存的遗体不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连老师的临床科研也不能满足。另外,昆明医学院还承担着对全省卫生院校的业务指导。有时候,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到昆明医学院实习,常常感觉最欠缺的就是可供教学的尸体。

  无私捐献难行

  武煜明说,中医学院现在是接收和利用为一体。在实际工作中,也曾有很多人想要身后捐献遗体,但往往最后不能实现。这其中有家庭反对的原因,也有现实的法规不健全,不能对捐献者的权利进行保护等方面。由于没有法规来遵照执行,许多想要身后捐献遗体的人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人还担心遗体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遗体捐献为什么这样少得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武煜明认为存在这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传统思想观念使得许多人在死后都不想让尸体受到影响,想要保留全尸。第二,相关政策法规滞后,缺乏对捐献者积极性的保护。

  许多报名捐献者的家属十分反对遗体捐献。有人认为,捐献出去的亲人遗体,就要任由别人处置了。自己一点骨灰都得不到。另外,捐献遗体不像献血那样可以终身享受无偿用血。再者,平时想要凭吊故人,也找不到一个凭吊的地方。捐献遗体对于家属来说,简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遗体捐献所需要的经费少,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既忙于教学科研,又忙于处理捐献过程中的各种事宜,人员非常少。这些都在制约着遗体捐献的正常进行。整个昆明医学院的人体解剖教研室就只有刘宗良老师和另外一位温老师负责,经常顾得了这里又顾不了那里。

  立法能保障捐献?

  “我们对学生都要进行遗体捐献方面的教育。不仅要告诉他们尊重遗体,将亡者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还要鼓励他们建立遗体捐献的意识。”刘宗良教授说。

  武煜明认为,云南应该出台一部地方法规,立法保护捐献者的权利,对捐献的程序、捐献后的处理工作等作详细的规定。在公证等方面,制度也不健全。另外,在使用后的遗体处理方面,也要遵照死者生前的意愿和家属的意见。才能使遗体捐献更加“阳光和透明”。

  由于没有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器官买卖等现象也存在。

  “遗体捐赠首先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强制执行,只能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来逐步实现。”刘宗良教授认为,对于有关遗体捐献的法律法规,捐献是个人自愿的事情,法规的强制约束肯定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法律界人士指出,严格意义上讲,遗体捐献是一种赠与行为,其继承人应当遵照被继承人的遗愿履行捐献协议。但协议捐赠的是特殊物,且协议须等捐赠一方主体消失后,由第三方履行,所以不能认为遗体捐赠协议具有公益性或已经公证就有强制力。

  转变捐献观念

  武煜明认为,整个社会应该理解和支持遗体捐献,因为这是一项惠及子孙的公益事业。它还代表了生命的延续。

  遗体捐献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特权”,年轻人也可以立下规定。可以这样说,遗体捐献是每个人的义务。

  刘宗良说:“其实,人死了以后,尸体入土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种捐献光荣的风气,把尸体捐献出来,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也是生命个体继续发挥作用的体现。”

  比如说,应该大力提倡树葬。人死以后,把尸体捐献出来。等到医学用完以后,把剩下的部分烧成骨灰。然后种一棵树,把骨灰埋在树下。这样一来,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刘宗良介绍,目前,对遗体捐献比较热心的多是一些老党员、老干部。他们有的人不但积极登记捐献遗体,还拿出资金来支持遗体捐献事业。

  刘宗良这样认为遗体捐献的重要性:可以节约土地,不与活人争土地;为家人节约殡葬花费;为医学事业做贡献;让医学专家了解人自身的结构,为人类的健康打基础。

  和遗体打交道的老师

  刘宗良教授和遗体打交道有六七年了。他每天都要忙着给学生上人体解剖课,还要搞教学研究,有时候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而武煜明老师在解剖教研室工作也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天,他都要带领来解剖教研室学习的学生们到各个陈列室,讲解各种结构。

  随后,记者随武煜明来到中医学院局部人体解剖陈列室。只见许多人体器官都被装在玻璃器皿里,用福尔马林药水浸泡着。在一些玻璃器皿里,还装着病理器官,也就是被某种疾病“入侵”后,发生病变的器官。武煜明说,这些病理器官,为教学和科研的人提供了病变发生的一些真实情况。这对于临床治疗是十分有意义的。

  整个人体解剖陈列室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武煜明老师在说话的时候,鼻子也好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一样。他解释,由于长期在解剖陈列室里工作,鼻腔受到药水的刺激,已经不能恢复了。

  武煜明老师说,看着这些熟悉的“伙伴”,自己有时候觉得人活着真是很简单明了。生前努力创造价值,死后还要在这里继续发挥作用。

  王必仕/文 田鸿/图(滇池晨报·都市名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