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质量和安全问题相继引爆 洋品牌胸脯拍早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0日09:45 东方网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多年来,以安全、健康、时尚、优质著称的“洋品牌”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俨然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化身。而自3月份以来,肯德基、麦当劳、强生、立顿等知名的“洋品牌”却不约而同地爆出质量和安全问题,引发了一场消费者对“洋品牌”的信任危机。

  危机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自然要进行“公关”,但无论是企业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还是一些权威人士的正式表态,非但没有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反而使新闻媒体的责难不断升级。细细回顾一下近来多家“洋品牌”在一场场危机公关中让人质疑的表现,不难看出相关公关运作背后的诚信缺失问题。

  这些知名的“洋品牌”在危机初显的时候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坚称自己的产品绝无问题,并动用了大量的“权威人士”向消费者“解疑释惑”,这一点在“苏丹红一号”风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问题暴露后,出事的厂家不是老老实实地认错,认真整改,而是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和消费者一样无辜,让人分不清他们向消费者所做的道歉是真心诚意的悔过还是强词夺理的狡辩。

  今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发出食品消费警示时,就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包括亨氏、联合利华等30多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00多个品牌的食品名单,这些常在中国电视广告中频繁出镜的“洋品牌”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却令人诧异地普遍“失语”了。2月28日,亨氏(中国)终于表态说自己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不含有“苏丹红一号”,但仅仅两天后就被北京市有关部门检出“苏丹红一号”,本想给消费者一颗定心丸,却很快就被证明不过是一则“真实的谎言”。亨氏顿时成为舆论问责的对象。

  本以为亨氏(中国)不诚信的教训会被“洋品牌”汲取,但它不算高明的危机公关策略却一再被模仿,终于使一些“洋品牌”多年苦心经营的信誉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了。

  肯德基在中国的营销极其成功,它在中国亿万青少年心中建立的“软广告”形象使它拥有像NBA在美国那样的商业影响力,但这次它的危机公关却让人大跌眼镜。

  就在它的供应商亨氏被发现部分产品含有“苏丹红一号”时,它依然坚称自己购进的原料没有问题。而在被查出“苏丹红”问题后,又以曾让供应商写过原料中不得含有“苏丹红”的保证书为由为自己免责。但这些解释统统经不起推敲,反而更让人生疑:难道一纸保证书就能取得跨国企业的信任,应有的检测程序怎么像无用的防火墙一样就让黑客轻易得手了?

  其实,这些跨国企业在危机公关中对有关政府工作人员、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展开“非常有效”的公关攻势,使一些机构在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之前就匆忙为企业的产品“拍胸脯”、“打保票”,甚至不惜用“茶叶行业的技术标准”来为生产饮用水的企业正名。更让一些学者忘记良知,不顾专业水准,用一些依靠常识就能驳倒的“理由”来为企业助威。而他们恰恰忘记了任何危机公关的灵魂是诚实,这也是危机攻关的底线。不讲诚信,任凭怎样用深奥的专业知识包装,拉来名头多大的权威人士,也糊弄不了消费者,反而会使企业信誉扫地,公关活动失效。在这场“洋品牌”风暴中,政府相关部门更有责任帮助媒体和公众了解真相,使事件的查处完全置于舆论监督之下,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件查处是重建我国尚不完善的市场秩序和树立法治权威的开始,否则就可能又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打假活动,那样我们在送走“苏丹红”后,可能又会遭遇“苏丹黑”、“苏丹绿”。

  选稿:张淑芳(实习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