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发下乡攀穷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05:5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4月2日,攀钢职工杜勇利骑着他的摩托车又下乡了。前不久,小杜在米易县普威乡认了一户贫困农民作亲戚。这天,他把平时家里不用的衣服、被套等日常生活用品装满一个蛇皮口袋,打算给乡下的亲戚家送去,顺便看看他们还缺些啥。

  一些单位和企业职工自发下乡攀穷亲、结对子、促发展,是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城市带小农村、大工业带小农业,以公补农”的工作思路后,攀枝花民间出现的新鲜事。近年来,攀枝花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促进农村发展铺路搭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深入推进对口帮乡扶贫,为农村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创造条件。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资金、项目上向农业和农民倾斜,大量机关干部被派到地处边远、条件较差的农村乡镇帮助工作。

  实现农业“零负担”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措施。首先是“卸包袱”。2002年,攀枝花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改革后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降到全省18个市的最低水平,人均负担不到30元。随后,该市又创造性地进行农业“零负担”试验,并于2004年2月在西部地区率先免征农业税,实现农民“零负担”。盐边县岩口乡农民邓跃国说,从古到今,没有农民不交皇粮国税的说法。如今,我们负担轻多了。

  全面改造“横板房”

  攀枝花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农户居住条件很差,全市有3092户,10461名少数民族居民住在木板搭建的“横板房”里,四面透风。2004年,市委决定投资1000万元作为补助金,用两年的时间对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的“横板房”进行改造。到今年春节前后,攀枝花已经有552户少数民族同胞搬进了新建的土墙或砖墙瓦房。到2006年4月底前,该市“横板房”改造将全部完成。

  保障农民“三不变”

  此外,攀枝花还在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上不断探索创新。对进城定居或者转为城镇户口的农民实行集体财产享有权、集体土地承包权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三不变”政策。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险办法,对被征地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失业序列,享受下岗职工的就业援助政策。政府对录用失地农民的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提供财政补助。逐步推广开发商、承包方在银行建立农民工工资共管专户发放工资的试点经验。

  一个城乡协调发展的攀枝花正大步走来。四川日报记者鲜荣本报记者董天刚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