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百党员干部找房搬家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09:05 南方日报

  为了双特困户,他们周末不休息,活跃在广州老八区大街小巷

  上百党员干部找房搬家忙

  “为三千双特困户寻找住房”系列报道之六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020—83370861

  南方日报:020—87360888

  双休日,找房忙!广州市、区国土房管局和许多街道共上百名党员干部,响应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利用双休日为双特困户找房子》的倡议,活跃在广州老八区的大街小巷。记者现场捕捉了两个感人的故事。

  现场一

  任超英住进新房

  “我要在阳台种上鲜花”

  “谢谢!谢谢!”任超英一一握住前来帮忙搬家的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和珠光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得只会说“谢谢”了。前日,双特困户任超英一家终于搬出了窝住多年的小阁楼,住进了海珠区滨江东路的新房。

  本报4月6日B01版刊登《一个哭了,一个笑了》的报道,其中任超英女士的笑脸特写打动了很多读者的心。很多读者纷纷给本报热线打电话表示,为了更多的人有这种笑容,他们要加入到帮助双特困户的大军中。

  搬家费用大家齐来凑

  上个星期,珠光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为任女士联系到了房子,她当时就拿到了钥匙,可是由于经济困难,连搬家的费用都掏不出。珠光街道办事处的党员、干部在帮忙粉刷房子时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自发地凑了160元,请了搬家公司前来搬家。由于任女士家里的家私不多,不到半个小时就搬完了。

  “今天我实在是太开心,太激动了!”任女士抹去脸上的汗水,笑得特别灿烂,“这么多人放弃休息日来帮忙,我真的不知道大家感谢才好!”

  不再半夜跑老远上厕所

  “以后再也不用半夜跑到老远的地方上厕所,也不需要买厕所票了!”在滨江东路三巷的新房子里,任女士边整理东西,边对记者说。这套一房一厅的房子有30多平方米,配独立厨房和卫生间,靠街还有一个小阳台,墙壁也已粉刷一新。

  “以后我要在阳台上种些花草了!”任女士的女儿开始憧憬起以后的生活。任女士也开心地说:“以前在阁楼,终年没有阳光。现在有窗户有阳台,光线充足,既通风又凉爽。”

  现场二

  私企老板孔祥华扶贫竟成双特困户,

  国土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

  “让他住上合适房子才罢休”

  “这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范大姐感慨地说。4月8日上午,位于越秀区盘福路的一个幽静的小院子里,双特困户孔祥华夫妇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住房管理处的杨副处长和市直机关范大姐的陪同下,仔细察看了整个院子的环境和二楼一套48平方米的套房。看完房子,孔先生对此非常满意。但孔先生11岁的女儿在天河区石牌街一带上学,相距较远,杨副处长表示,他将继续带他们看别处的房子,直到找到最满意的为止。

  “第一个就想到孔祥华”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4月5日,市直机关的老党员范大姐看到本报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联合搞“为三千双特困户寻找住房”活动的报道后,她向本报提供一处房源:她的一个远在香港的朋友同意将自己位于广州越秀区盘福路上的两套房子出租给双特困户。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住房管理处杨副处长得知这个房源信息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双特困户孔祥华一家。4月8日上午,尽管是双休日,他还是约上热心人范女士一起,迫不及待地带着老孔夫妇来看房子。杨副处长告诉记者,之所以要为孔祥华找房,是因为孔祥华为了扶贫事业散尽百万家财并成为双特困户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

  哲学教员散尽千金来扶贫

  早在1995年,本报就报道过孔祥华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报道:1995年,先前在中山大学当了10年哲学教员的孔祥华在下海多年后,成为一个身家百万的私企老板。也就在这一年,他放弃了在广州的一切,带着全部资金和妻儿,来到广东省贫困地区清新县三坑镇瑶族移民新村去当义务村长。

  由于这个瑶族移民村的村民都是一些遭受洪灾而被迫迁移、聚居到一起的瑶族人,他们不懂耕种,因而也非常贫穷,但孔祥华却在这扎根了,担任了一年多的义务村长,他亲自示范先进的耕作方法,自己掏钱给村民们买农药、付机耕费,还说服清远市的一些工厂来招收村民进厂做工。但是,令他痛心的是,一些瑶族乡亲经常拿着他给的“救急钱”买酒喝,好不容易被招进厂做工的村民没过几天就跑回来,说不习惯,宁愿在家里等着饭吃。孔祥华意识到,扶贫要先“扶志”。

  一场洪水致“奔康农场”花明变柳暗

  1997年,孔祥华又来到国家级和省级双料贫困县乳源,在此投入大量的资金,办起了一个“奔康农场”。这是一个扶贫志愿者的示范基地——以农场为依托,吸纳贫困地区中青年进入示范基地,使这些中青年更新观念,学到技术,学到方法,回去之后才能够成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可是正当这一切快收获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洪水将农场里的蛙场、鱼塘、农田冲得精光,要不是一位工人叫醒睡梦中的孔祥华夫妇,他们连命都快没有了。孔祥华将最后一笔资金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不料半年滴雨未下,农场颗粒无收,鱼塘干涸。两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孔祥华将农场送给当地的农民,挥泪告别乳源回到广州。

  10平方米小屋放5000多册藏书

  如今,孔先生靠着收废旧报纸维生,妻子在外面跑保险推销,女儿已经上了初中,一家人经济十分拮据。在广州石牌的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家人连张吃饭的桌子都放不下,屋子里塞着七个书柜,装载着孔祥华5000多册藏书,占据了屋子很大部分空间。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住房管理处的杨副处长表示:“老孔当年为了全力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人,没留后路,所以一遇天灾,自己就沦为双特困户。现在他困难了,我们更应帮助他。老孔的事包在我身上,不让他住上合适的房子,我决不罢休。”

  听到杨副处长这么说,老孔夫妇的眼里一下子就涌出了泪水。

  链接

  惠州134户特困户住进廉租房

  租金比市价低一半且免收物管费

  本报讯(记者/戴双城通讯员/赵继红)记者日前从惠州市房管局获悉,惠州全市134户城镇住房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共518人受益。惠州市房管局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廉租房实行的是申请制,不排除还有特困户符合申请条件但未申请的。对于新增加的住房特困户,政府将在新建的项目中安排。

  据了解,惠州市有关部门对申请特困家庭廉租房的特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符合申请特困家庭廉租房条件的居民共有134户,518人,其中市区115户,459人;惠东县8户,26人;博罗县7户,18人;龙门县4户,15人。

  为了解决市区特困户的住房问题,2002年,市政府行政划拨了7.4万平方米的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小区“惠泽南苑”。小区于今年1月竣工。这个项目共安排了120套廉租住房。115户获得申请廉租房资格的特困家庭已于春节前全部搬进了新居。这些特困户搬进新居后,人均面积达到了13-15平方米,免收物业管理费,租金在2-4元/平方米,比惠州市市场上的平均房屋租金8元/平方米低了至少50%。这批廉租房对残疾或是单亲家庭的住房特困户,还减收房租。

  该负责人还透露,按照《惠州市实施省十项民心工程解决城镇特困户住房的具体方案》,惠州接下来计划用3年时间,在江北56号小区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应急避难用房,根据需要,一部分住房用于安排市区新增加的特困户。

  “寻房”总动员

  荔湾区

  双特困户住房问题

  年内全部解决

  自本报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联合发布《倡议书》,为广州市近三千双特困户寻找住房之后,得到了双特困户相对比较集中的荔湾区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8日上午,荔湾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区政府负责人提出,年内解决全部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据悉,截至上月底,荔湾区通过各种渠道,共解决322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荔湾区身为老城区,全市2003年登记在册的2914户双特困户,荔湾区有900多户,占了将近1/3。而荔湾区本身就存在居民住宅紧密、房源特别少的问题。因此,该区解决双特困住房的难度比其他区都大。

  尽管如此,荔湾区委、区政府依然迎难而上。自本报4月4日《为三千双特困户寻找住房》的报道推出以后,荔湾区先后有50多户双特困户签了住房租赁合同或找到了房源,对于剩余的270户,荔湾区区委、区政府承诺年内解决。

  为此,荔湾区委、区政府还特别成立了“解决城镇双特困户住房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刘平担任组长,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工会、民政、残联等部门以及13个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小组工作。

  新思路一

  发动街道慈善组织寻房

  刘平向记者表达了她对推进解决双特困户住房问题的决心:“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是看我们能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双特困户住房问题就是最大的实事!”

  她说:“我们荔湾区每条街道都有活跃的慈善会,他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医疗、就业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救助经验。区内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也很多,个协、私协也为弱势群体做过很多好事”。刘平表示,让街道的党组织发动这些基层社会组织进一步拓宽房源平台,还是大有可为的。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一位负责人称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本来就是一项慈善的工作,以慈善的名义,也许更容易感化一些有房子而不太愿意出租给双特困户的业主。”

  新思路二

  六部门手续 一窗口办齐

  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欧阳尚平介绍,荔湾将从三个方面加快为目前登记在册但仍未解决的270户双特困户解决住房问题。一是让各个街道发动本街道的业主,让有空置房的业主把房子尽量出租给这些双特困户;二是通过该区内信誉较好的中介公司提供一些房源信息;三是区国土房管局保持和街道出租屋管理中心联系,让双特困户的情况及时反馈到区级。

  该区国土房管局局长凌广熙表示,将寻找那些没有登记在册的双特困户居民,让区国土房管局和街道的党员、干部一起寻找新的双特困户,让他们也能得到党和政府的住房关怀。

  最近,荔湾区国土房管局还专门开设了一个窗口,用来受理双特困户申请业务。为了提高申请的效率,该局专门将以前由残联、工会、民政、房管等六个部门会审的业务“包揽一身”,“这样可以为双特困户的申请节省了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欧阳尚平说。

  金花街

  业主是华侨,授权书公证怎么办?

  业主太太从香港赶来办手续

  荔湾区金花街是广州市住房租赁补贴政策的试点街道之一。目前,该街道辖区登记在册的32户双特困户中,已经有24户住房有了着落,完成率为75%,进展速度在全广州市各街道中排名第一。金花街办事处对棘手问题有一高招:特事特办,积极与市、区有关部门联系沟通,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双特困户邝阿姨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租赁住房补贴政策刚出台不久,邝阿姨就幸运地租下了一家华侨房,并和该房子的香港业主以及代理人签订了租赁合同。可是,当街道办事处将租赁合同交到荔湾区国土房管局办理手续时,区国土房管局发现了问题:原来,这位香港业主通过一份书面授权书,将房屋租赁以及领取租金的权利都授予了代理人。由于涉及到租金的领取,需要将这份手写的授权书予以公证才行。

  由于业主在香港,要办理公证不仅要很长时间,而且业主很可能会因为嫌手续麻烦而反悔。于是,金花街街道办事处直接请示了市国土房管局。不巧的是,正当街道的同志要为授权书办理公证手续的时候,这位香港业主去加拿大旅游了。经过多方努力,业主去的太太同意从香港过来,先为特困户办理租赁补贴手续,然后在办理公证。邝阿姨一家不久就搬了“新家”。

  多宝街

  开座谈会解读政策

  20多户双特困户问题尽快解决

  据悉,荔湾区多宝街2003年登记在册的双特困户共有65户,现在还剩20多户没有解决住房问题。自本报为双特困户解决住房的系列报道开展以来,到前日为止,新近又解决了2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

  多宝街街道双特困户赖先生在街道出租屋管理中心寻找房源时,正巧碰上一名业主在办理交税手续。在得知此业主有房出租而对新出台的政策表示怀疑时,街道工作人员将双方请到街道办公室,给双方详细解释了新政策。双方当即洽谈成功,办理了相关手续。赖先生一家4口当天搬进了50多平方米的两房一厅。

  多宝街街道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前段时间我一天要接50多个电话,主要是双特困户和有些业主咨询新政策。”针对宣传空缺,多宝街将宣传“锋芒”对准业主和双特困户,取得了一些成效。“经过近期的宣传,许多热心人告诉我们哪里有房源,还留下房源的电话和地址。我们街道办事处的科长,一直主动过问残疾双特困户黄明光的住房问题,前几天黄明光找到了房子,科长得知他没有钱搬家,就发动街道慈善会捐款180元,帮他搬了家。”

  据悉,多宝街下一步还要开一个座谈会,座谈对象是多宝街出租屋管理中心、租房中介所、企业、工厂和有关热心人士,旨在向他们讲解和宣传新出台的政策,尽快帮助剩余20多户双特困户解决住房问题。

  本报记者 严丽君 赵南坚 张睿 通讯员 王峥

  实习生 李文洁 秦丽萍 卢国松(除署名外)

  图:

  党员、干部自发凑钱,为任超英(左一)请来搬家公司。 本报记者 郭长荣 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