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聊老小孩快乐志愿者(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17:17 新民晚报 | ||||||
城市现代化,不仅是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的堆砌,更需要精神支撑。 本报记者唐宁/文楼文彪/图 “游戏冠军”走进东方网,退休之后才摸上键盘 4月3日下午,年逾6旬的瞿为仪应邀走进了东方网嘉宾聊天室。她穿着漂亮的彩格时装,与天南地北的网友欢聚于液晶屏上。轻击键盘,你来我往,倒也别具情趣。 今年初,上海市“扶老上网”工程组委会办公室组织了一次“风采老人大派对”活动,评出50名网络风采老人,4月起开始集体亮相东方网的“网聊老小孩”,瞿为仪是开锣第一炮。 网页上的她,一袭红色套装,神采奕奕。文字介绍吸引我的还有“沪港长者网上游戏大赛总冠军”、上海市老年运动会拉丁舞比赛获奖者。 瞿为仪原是煤炭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了共产党。她在网聊中说,退休之后跟着“老小孩”网站开始摸键盘,学上网,再制作网页和视频,学着学着就钻进去了。怀有同样兴趣的“老小孩”组成了一个沙龙,分成几个小组,每星期相约在网吧。 鼠标还没摸熟,瞿为仪就被沙龙组长怂恿上了游戏比赛的擂台,开始打的时候她有点心慌,一直准备下台,可是别人说“你还没死掉,打下去”。 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在沪港长者游戏大赛中拿到了总冠军。家中女儿买的电脑,成了母亲的玩具。孜孜不倦钻研,让她在“网上露一手”比赛中名列前茅,也成了头号“网聊老小孩”。 弹钢琴跳拉丁舞,退休生活如“小鸟出笼自由飞” 前天晚上,我来到徐家汇附近一幢公寓,走进这个老小孩的生活。客厅里一架钢琴,两台电脑。瞿为仪说:“我和老伴一人玩一台。” “是你在弹钢琴吗?”我问瞿为仪的女儿。“不不不”,文静的小奕指指母亲:“是她!” 钢琴上摆着瞿为仪不久前拍的婚纱照,她说:“我和老伴结婚时还没有这种花样经,是补拍的——凡是新鲜事,我都愿意去试试。” 婚纱照拍了足足一本,还有张30英寸的大照片挂在二老的卧室里。瞿为仪的老伴董先生也是一位退休工程师,照片上的他穿着燕尾服,看上去有些拘谨。事实上,有这样一个活络时尚的女主人,这个家已够热闹。董先生言语不多,带着一点笑意,看妻子展示快乐。 1998年,瞿为仪第一次领取退休金时,对领导和同事背诵烂熟于心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名言:“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和那一代人一样,这座灯塔,照耀着瞿为仪走过事业之路。 退休后,她的生活重新开始。“我像飞出笼子的鸟,非常自在,觉得时间更不够用了”。 周一、周四去游泳,周二约会电脑沙龙,周三看电影,周四唱歌跳舞弹钢琴,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开会,只有周五是机动日,东奔西走,比上班还忙。 瞿为仪拿出与丈夫一起跳拉丁舞的照片,“我们原先不会跳舞,也是退休后才学的。老董虽然身体不大好,但跳起来动作幅度还蛮大的呢。我们参加过3次比赛,女儿还到场给我们加油、献花。” 三口子每月一次去洋餐馆吃饭,也是瞿为仪老年生活的开心一刻。阿拉伯或印度、法国或意大利,总是由小奕选择。 志愿者工作成为生活一部分,女儿也深受影响 瞿为仪的网名叫“萤火虫”——像萤火虫那样活跃、有光彩。也尽自己所能,发点小光,给别人一点光亮。上海科技馆开馆时组建志愿者队伍时,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有60多人报名参加,瞿为仪是当然的积极分子。他们分成6个小组,每天都有人站在检票入口处,担任免费导览员。 瞿为仪担任了一个小组的召集人,工作时间是周末。这是老人和休息在家的小辈欢聚之日,瞿为仪和她的伙伴们却不计较。她安排小组成员的上班日期,还适时打电话去提醒。逢到有人安排不过来,还要负责轮岗。 瞿为仪们把这个公益活动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去外地探亲还惦记着上岗时间,有的旅游时飞机延误,清晨才到家也赶来上班;还有人搬家后先骑自行车来“试路”;黄金周外地游客多时,有人还特意穿上新衬衣、打了领带来服务……说起自己的团队,瞿为仪如数家珍。“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理想。穿上志愿者的灰色马甲,大家都觉得神气得不得了!” 在母亲的影响下,小奕也成了一名青年志愿者。一个周末的早晨,母亲要去科技馆上岗,小奕也早起,母亲诧异地问:“为啥这么早?” 小奕说:“今天是我们志愿者活动日。” 捐遗体、捐骨髓,母女“双响炮”成为两代志愿者 捐献遗体是瞿为仪连着参加了几场追悼会后生出的念头,她觉得充满赞扬的悼词对一具听不见的躯体毫无意义。 当时正在读大学的小奕是个性独特的“酷女孩”,以她对母亲的了解,对她这个想法丝毫不感意外。她不仅表示支持,还帮忙打听相关手续。然后,瞿为仪去医学院办妥手续。在家属意见栏上,小奕签名:“尊重本人意愿”。 瞿为仪说:“人死了不知痛,赤身裸体也不怕难为情,还能为医学做点贡献。”面对朋友的疑虑,她轻松一笑:“你们如果要说我好,应该在我听得见的时候告诉我,千万不要在追悼会上把我吹成一枝花。” 小奕懂得母亲的幽默与豁达,她对人生也参悟得很早。读大三时,她就和母亲一起,报名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对方说母亲已超过45岁,只接受了小奕。现在上海的骨髓捐献志愿者已接近5万,小奕的登记号排在2000多号,属于最早的那批。验了血之后她一直在等待配对,可惜至今还没有配上,令她有点遗憾。 小奕读大学时每学期都获得奖学金,是个优秀学生。但她没把骨髓捐献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事,对同学和老师只字不提。与素不相识的志愿者们一起参加慰问白血病患者的活动,给病儿送去安慰,在骨髓捐献办公室打打杂,这些活动使她感受助人的快乐。 小奕不愿接受采访,她说:“我做的是让自己开心的事。能帮助别人,对自己也没什么不好,为什么不去做呢?” 为尊重小奕,我答应不透露她的实名。小奕如今在一家外企工作,和同龄人一样,努力工作、挣钱。“如果说有一些不同的话,别人在为买房、买车而奋斗,我却把钱花在了路上。我喜欢去更多的地方,感受别样的生活。我曾经想做旅行杂志的记者,看很多远方的生活。” 母亲说,女儿总是独来独往,背着长方形大行囊出门道别时,从背后看不见她文弱的个头。父母从网上搜索女儿的旅行笔记,才了解到她的行踪。在猛洞河上看星星,在凤凰县城买民族装,在山区遭遇塌方……匿名的网页还是在偶然的疏忽中被母亲发现的,“也许这就是她向往的优质生活吧”,母亲似乎有点无奈。 瞿为仪感叹地说:“我和老董都觉得女儿与我们所希望的不太一样。有时两代人观念有冲突,她甚至还揶揄父亲‘很不成熟’。一位老同学说:有你这样的母亲,就不难理解有这样的女儿。我不明白,是我们‘塑造’了女儿,还是她在影响我们?” 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目前上海共有志愿者200多万人,3万多个志愿者服务队,上海志愿者协会已经成为上海最大的社会团体。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的横向构架,是以市民寻访团、各区县志愿者协会、社区志愿者服务总队、志愿者服务分队等组成;而上海市专业志愿者协会下设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职工志愿者协会、家庭志愿者协会、国际交流志愿者总队、计划生育志愿者总队等,建起了纵向构架,并由市、区县、街道共同组成了三级管理网络。 瞿为仪受邀在东方网嘉宾聊天室讲述人生故事 母女俩不知是谁影响谁 瞿为仪在上海科技馆做志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