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感”和责任感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17:19 新民晚报 |
徐炯 北京一位资深记者最近提了个想法:正面报道要写出“陌生感”。 陌生感?这说法倒真让人有陌生感,于是锁定新闻业务杂志上的那两页纸,把前言后语细读了两遍。原来“陌生感”换成常用的说法,就是“新鲜感”。 为什么他偏偏不说“正面报道要写出新鲜感”?因为“新鲜感”的说法早已没有了新鲜感,就像用滥了的抗生素被耐药性消解了药效。 我们的媒体上,正面报道体现着宣传和社会教育的职能,都明显不明显地藏着一个内核,就是试图或明确直白或润物无声地传达给读者的某些道理。要求正面报道写出“陌生感”也好,“新鲜感”也罢,其实是要求讲究宣传的艺术、教育的技巧,吸引读者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想读,然后留住读者的注意力、维持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读到终篇。好报道应当让读者有感悟有思索有得益,但缺了让人读的吸引力,一切免谈。 坦率地说,我们为数不少的报道缺乏吸引力。不要说吸引读者读到底,有的连让人读第一句的吸引力都没有,标题就把人惹烦了。 有些专写侦探小说的作家很是高产。多数读者读过几本,熟悉了此君的套路便厌倦罢读。不过据说也有些读者喜欢边读边猜,猜对是一种乐趣,猜错是另一种乐趣。 可叹我们为数不少的那些报道,假如真有闲出了另类爱好的读者愿猜其套路,结果将是百发百中。找不到证明自己聪明的满足感,于是最后的读者也流失了。 为什么总是老套的题材、老套的文章结构、老套的文风语调、老套的遣词造句?因为不负责任。形式主义是我们工作中的一大顽症,宣传工作也不例外。一项宣传主题提出,媒体发动记者们驾轻就熟突击一阵,热热闹闹却轻轻浮浮,数量多多却质量平平。据说“声势很足”,其实有声无势。“声”有否让读者“入眼、入耳”,全无事后评估,却已忙着总结“势在必然”的“入脑、入心”的“效果”。 评估什么就得到什么。记者乐得轻轻松松挣稿费。采访作风、写作文风,平时的再三重申轻易被一风吹掉。 提高正面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需要提升宣传艺术、丰富教育技巧,引导记者真正深入采访,发掘新题材、捕捉新亮点,同时寻找新的表现角度、追求新的表述手法——假如嫌“新鲜”两字用滥了因而无力,也不妨改以“陌生”为号召,但真正需要的是确立责任感。而且,不能只对记者提这个要求。 (作者为本报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