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减负为何遭冷遇(深度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10: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徐元锋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把这项工作推进下去!”4月5日,面对记者,郭岩宛如一个孤军奋战的英雄:表情凝重,态度坚决。郭岩是辽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处长,他所说的工作是指辽宁省推进的一项中小学校长“减负”承诺活动———3月30日,辽宁省内的50名中小学校长在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承诺书上签字。当天,辽宁省教育厅要求全省万余名中小学校长都要参与这项承诺活动。可是,校长们的疑虑,家长们的微词,却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问题的深层。

  校长想减负,家长却不干

  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辽宁省教育厅可谓重拳频出: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等四个文件,并在假期里集中开展了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万名校长承诺减负”是其推出的最新举措: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惟一指标;不准小学、初中招生举行选拔考试;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不准按考试成绩排名次。对于违反这五条禁令的中小学校长,辽宁省教育部门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或免职等处分。

  对于减负承诺,当时宣读倡议书的沈阳市126中学校长余秀林称,“考虑到社会和家长的阻力,我对减负的前景并不乐观。”余校长苦笑着说,一次因为学校拒绝补课,一位家长甚至要打110,“说我是为了保住乌纱帽。”

  记者注意到,承诺书的最后加上了这么一句话:“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仍将坚定不移地恪守这一誓言。”这条誓言体现了教育部门的一片苦心,但也凸显了减负的尴尬处境。辽宁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沈阳市支持学生补课的家长达到75%,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家庭作业半数是家长布置的。部分家长担心学校减负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还另外为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课班。更为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沈阳市教育局取消早自习后,竟有家长代表“上访”,强烈要求取消这项规定,甚至要把早自习提前到早6时。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浩波坦言:“从目前看,规范办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效果依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社会和家庭的阻力很大。”

  究竟是谁在给学生施重负

  “我们并不反对减轻孩子的过重负担,我们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一位姓肖的学生家长对记者说。“咱也是没有办法,别人家的孩子都补课,咱要是不补就吃亏了不是?”在学校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家长吕振彤告诉记者。

  上要响应主管部门的号召,下要照顾家长们的要求,一些校长受够了这样的夹板气。学校之间发展也很不均衡,一些基础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走向了优秀教师流失、生源不足的恶性循环。“好学校与差学校之间比较,校长感觉身份不同,连老师找对象都不一样。”余校长的话诠释了什么叫社会压力。于是,加重学生负担成了差校们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然而学校经费不足,收费支付补课成本成了“题中应有之义”,此时家长的抗议和舆论的压力就会随之而来。一位校长向记者反映,即使自己的学校不补课,家长们也会到社会上去补,“《民办教育法》允许他们从事培训辅导,我们减负恰恰是给他们送去了一块市场”。即使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面对五花八门的行政性评比,也会被迫额外增加学生的负担。

  郭岩提到了两个瓶颈:教育投入不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现在还没有办法使所有的孩子都能进入高中学习,考试淘汰是必然的选择。由于好学校毕竟是少数,有些学校音乐、美术等关乎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的课也没有开起来,学生补课培训也就有了动力。但是,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钱,这是基础教育部门自身解决不了的。”

  减负成果有赖于长期的社会变革

  “减负的话题说白了是一个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辽宁省实验学校校长孙玉香一语中的。孙校长做过小学老师,在教育行政部门干过,还在研究机构专攻了基础教育。她的实验学校学生都是8点到校,学校从来不搞大扫除却整洁明净,没有总结考试与补习也效果很好。实验学校把力气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利用效率上,把该开的课都开全开好,每次考试都要向家长通报解释考察的目的与重点,这样几乎没有家长到社会上去补习培训。“校长的办学理念十分重要。”孙校长强调了尊重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她说:“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的成果并不明显,短期内还可能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于是一些校长不够自信,这也需要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宽松的大环境。”

  当被问到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减轻学生负担与推进素质教育有什么高招时,郭岩列了几条。首先是要规范办学行为,把不该办的补习与重复性劳动减下来,并把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待。“我们甚至设想允许一些有经验的退休教师或者大学毕业生补课,既不过重加大学生负担,也便于我们疏堵结合、进行管理。”再就是要积极推进好学校与差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建与人员交流,用改善差校软硬件条件的办法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还有就是进行学生考试评价标准方面的改革,避免一张试卷代表一切的做法。”

  郭岩说:“教育的目标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和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改观,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升学就业的压力有所减轻,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减轻,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实现。但是现在,在我们教育部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责无旁贷。”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12日 第十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