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台机器四五个员工!“苏丹红”源头调查揭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16:40 新华网
  从2月18日开始,“苏丹红”一词从英国刮到了中国,又从广州刮向了17个省市,引起人们持续的不安。是谁把“苏丹红”加到了食品里,这些“苏丹红”又是从何而来?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和《新闻调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跟踪调查,“苏丹红”源头就是广州增城市正果镇田洋公司,其法人代表已经被公安机关拘留。

  几间平房,一台机器 四五个员工,竟是源头!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18个省市30家企业的88个样品中都检测出了工业用染色剂———“苏丹红”一号。

  与此同时,针对“苏丹红”一号的地毯式检查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各种线索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地方———广州。

  广州追查“苏丹红”源头调查组稽查人员经调查,发现亨氏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广州的两个公司,其中位于天河的辉和科技有限公司送检的辣椒精里发现了“苏丹红”一号,这种辣椒精的原料是一种名叫辣椒红一号的食品添加剂,而辣椒红一号正是位于增城正果镇的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记者在增城市正果镇田洋公司看到,其厂房就是两三间简陋的平房,里堆满了废弃的瓶罐,仅有的一台机器也是破旧不堪,算上老板在内总共也只有四五个人,却向十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提供用于生产辣椒油、辣椒粉等产品的符合食品添加剂。

  撕商标,不入账 神秘原料究竟何物?

  调查刚开始时,田洋公司的负责人异常配合,主动提供了自己的产品配方。稽查人员将该厂的辣椒红色素和色拉油两种原料送检,结果却出人意料:不含“苏丹红”。田洋公司总经理助理冯永华之后又交待了使用过的两种新原料,但监测结果中仍未出现“苏丹红”。

  就在调查即将陷入僵局的时候,冯永华无意间向稽查人员透露,公司曾经进过一些染色效果比普通色素好得多的原料,不过这是他们公司的一个重要商业秘密,并称这些原料买来后都会把生产标识撕掉,所以送到生产一线的时候,真正管生产的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们都没有入帐的,就怕查账的时候有这个东西,我们不是认为那个东西是有害,主要是怕同行知道,我们放那个效果好,所以我们一直都没说。”这种神秘原料究竟是什么呢?冯永华一直不肯交待,调查再一次陷入僵局。

  这时稽查人员注意到辣椒红一号外包装上印着“广州食品工业研究所服务公司研制”的字样。但冯永华说贴研究所的字样只不过为了名字好听一点,东西好卖一点,“配方只能问老板”。

  40公斤染料被暗藏 油溶黄就是“苏丹红”

  谭伟棠是田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中学历,原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司机,曾担任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服务公司经理。

  谭伟棠称,他主要是搞管理的,“我们只是按照这些(配方)做,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经过稽查人员持续的攻心较量,老板谭伟棠最终交待了辣椒红一号这种符合食品添加剂配方的关键所在———从化工城买的叫做油溶黄和油溶红的染料。

  谭伟棠:因为天然色素的颜色比较暗,我们希望添加这个能提高鲜艳度。

  油溶黄和油溶红和“苏丹红”一号有何关系呢?寻找这两种秘密原料又让稽查人员颇费了一番周折。该厂看门人谭建刚在询问之下,只是拿出了4公斤的油溶红色素。在一再的追问下,他才说出早在稽查人员进厂之前,他们就已经把这两种原料全都藏起来了,在七八公里外的果场一棵树下埋着,当时用袋子装着,油溶红还有16公斤,油溶黄是20公斤。

  这40公斤油溶红和油溶黄被迅速送到了广州质量检验研究所的食品实验室。广州市质量检验研究所副所长邓穗兴说:“最后检出来就是这个油溶黄是有(“苏丹红”)的,“苏丹红”一号的含量是98%,按照这个含量来说,它本身就是“苏丹红”一号,只是商品名叫油溶黄。这跟原来在亨式产品里检测出来的成分是一致的,就证明田洋公司使用了“苏丹红”一号作为添加剂添加到辣椒红一号里面。”

  工业染料用于食品 明知故犯只为牟利

  元凶终于找到,但是冯永华还辩称,他们只知道在辣椒红一号中使用油溶黄和油溶红的效果非常好,并不知道它们是工业染色剂,不能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但是,当稽查人员来到田洋公司购买油溶黄和油溶红的厂家广东华颜化工有限公司时,公司负责人却证实任何客户来购买这两种染料,他们都会告之这是工业用途的染料。

  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面前,冯永华最终不得不承认,他们公司从2002年至今,一直在往辣椒红一号这种添加剂里偷偷添加以“苏丹红”一号为主要成分的工业染料油溶黄和油溶红,“因为那时候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很多地方都做辣椒红,因为成本已经很高,卖出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我们就把颜色弄鲜艳一点,销量就好一点。”

  田洋公司的产品销路一直不错。经初步查明,其产品销往十多个省市,涉及到100多家企业。
一台机器四五个员工!“苏丹红”源头调查揭秘(组图)
  图:“苏丹红”最初为粉状(图右),“苏丹红”溶于油之后的形态(图左)。
一台机器四五个员工!“苏丹红”源头调查揭秘(组图)
  图:田洋公司厂房破败不堪,令人难以想象,这就是“苏丹红”的源头。

  1、供应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的分析,天然色素对人体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它有缺点的,这个缺点是对厂商而言的。

  第一,成本非常高,比如用辣椒红素(天然辣椒提取)或者番茄红素,同样的着色的程度,要比我国允许用的合成色素成本要贵100倍左右。

  第二,天然色素受时间、特别是光照的影响很大,它会褪色。而合成色素的颜色始终都是很鲜艳的。

  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英崇说:“就是因为辣椒红素和苏丹红成本差异太大,造成产品差价太大,才会有人想去做这块利润。”

  2、供应链环节出纰漏

  记者去调查的时候,辉和公司告诉记者他们从来不生产任何辣椒精,他们没有生产的设备,也没有厂房。

  对此,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赖利华说:“我无法为‘辉和’解释,辉和公司有可能是个批发商,他们可能从田洋这家供应商购买产品。”

  记者:您用了可能这个词,但是‘辉和’跟你们合作已经三年的时间了。

  孙赖利华:我为此感到抱歉,因为我的质量监控人员告诉过我,他们确实和生产商作过质量校对,并且到青岛的工厂里做过审查,他们的检查是基于辉和公司的介绍。

  据记者了解,“辉和”告诉亨氏他们生产的场地是在青岛。

  孙赖利华证实了这一点,并说曾经派过下属去青岛视察那个工厂,并且检测报告显示合格。

  孙赖利华: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教训,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原料的来源地是广州,辉和公司误导我们,让我们认为,青岛的公司就是它生产原材料的地方。

  3、违法成本过低法律法规缺位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说:在我国,即使发现“苏丹红”一号可能有致癌的作用,即使知道“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工业原料。但按照工商和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行政处罚法》是基本的法律,《行政处罚法》一般不超过三万,超过三万就是违法。

  具体到个案来讲的话,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到每一位受害的消费者,或者是食用了含有不合格的食品权益,可能就有难度了。我们就呼唤我们国家要出台一部食品安全法规,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仅有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我们认为食品不仅要卫生,它的底线是安全。

  4、反应机制缺乏技术水平不够

  面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我们目前所欠缺的是什么?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监督司的纪正昆司长说:“我们所欠缺的是一种快速反应和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跟不上我们的发现,所以,我们采取两条措施,第一条措施就是抓紧研究,第二就是我们要建立起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