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农村 新气象 ——赣州新农村建设采风(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02:49 大江网-江西日报
新农村新气象
  于都县利村乡莲塘村村民谢生发老人(右)正在高兴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住宅设计图样。为加强新农村建设,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城市规划建设局编印了《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推介图集》,共编入70套农民住宅推介图,无偿提供给农民选用。

  谢慧 本报记者杨继红摄
新农村新气象
新农村新气象
  定南县龙塘镇龙塘村村民郭建成原是村里的贫困户,住在破烂的土砖房里,在村果业协会的帮助下,种上了10亩脐橙和养了50头猪,成为新农村建设以来的致富典型,住上了宽敞讲究的新楼房。左图为郭建成现住新房,上图为郭建成原住的旧房。

  本报记者 钟久蔚 蔡超然摄
新农村新气象
刚规划建设好的章贡区水东镇水东村农村社区。本报记者钟久蔚摄
新农村新气象
  按照规划正在兴建的章贡区水南镇新村小组农民新村。本报记者钟久蔚摄

  新型产业逐春光

  (本报记者 蔡超然)

  沐浴着春光,记者来到龙南县武当镇横岗村竹山背村民小组采访,这里家家窗明几净,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液化气。全村迂回相连,无人关门闭户,也难见一个闲人。村里蔬菜流通协会会长赖春余告诉记者:“大家都在山上田里干活呢!”竹山背老表喜欢种蔬菜和水蜜桃,全组75户人家种订单蔬菜100亩,水蜜桃600亩,一亩水蜜桃进入丰产期产值可达2万元。赖春余兴致勃勃地领着记者参观了竹山背的产业,边走边介绍:“我们这里与广东的一个万亩水蜜桃基地相邻,通过引进那里的技术,今春一下扩种水蜜桃400亩,村里还建立了蔬菜流通协会,一年卖到广州、江门的蔬菜在2000吨以上,种一亩订单蔬菜一年能赚到三四千元,所以在竹山背搞清洁卫生,人畜分居和改水、改路、改厕,大家都十分响应,因为有经济实力作保证。”竹山背是赣州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典型之一。竹山背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赣州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新产业的思路正确。自去年9月以来,赣州各地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脐橙为主的果业、蔬菜、花卉和苗木以及畜禽养殖业。目前,已建立起100万亩脐橙产业基地,7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花卉和苗木精品基地,出栏生猪400万头,辐射农户50万户,人均增收100元以上。新农村建设中,赣州各地十分注重建立产业协会,以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立果业、蔬菜等技术、流通协会1600多个,联线20.3万户农民,每年培训57万农民掌握1至2项种养技术,有力推动了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各地还充分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培育做强2至3个农业支柱产业,尤其是大力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市涌现出的116个产业致富新村,都像竹山背一样忙着拆旧建新,移风易俗。

  合作医疗惠农户

  (本报记者 鄢朝晖)

  沿着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宽阔平坦的村级水泥路缓步前行,来到该村医疗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间不大的工作室非常清洁整齐,各类医疗器械分门别类、摆放有序,药品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外用药和内用药分开存放,并标有醒目的标识,药品通用名、规格、厂家、批号、有效期等标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正带着小孩在这里看病的一位农家大嫂笑着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真是一件大好事,过去生病只有到镇上或县城的医院去看,现在村里建起了医疗服务中心,一般的病都能在这里解决,真方便!”

  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垃圾乱倒、污水横流、人畜混居等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而且导致大量疾病在农村引发,加上广大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相对薄弱,农民的健康保障、看病难等问题日益凸现。赣州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提出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规划为龙头,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并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困难农民救助等体系,解决农民的生活难、就医难等问题。短短半年多时间,建立农村社区医疗服务中心4000多个。

  在赣州农村的新村规划建设中都设有医疗服务中心,各村都成立了由村民推选代表组成的“三清”工作理事会。在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记者碰巧看到该村“三清”理事会正在对全村农户例行每半月一次的“卫生庭院”检查评比。该理事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个理事会是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不久设立的,理事会在广泛征询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了“三清公约”,并通过定期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使村里的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在会昌县,记者了解到,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会昌的每个农村社区都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并配备了1至2名专业医疗人员,县、乡镇医院坚持跟他们结对帮扶,从设备、技术等方面对医疗服务中心提供支持和帮助。

  文化小康进山村

  (梁飞 本报记者 梁健)

  记者走进宁都县田头镇璜坊村,看到的是一幢幢设计独特、风格迥异的小康楼错落有致,绿地、花带绿意盎然。在村支部书记温卜淮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由该村温氏宗祠改建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只见文化中心内挤满了男女老少,在铿锵的鼓乐声中,一出村民百看不厌的《茶童戏主》正热热闹闹地上演,精彩的表演,诙谐的对白,博得村民一阵又一阵掌声和欢笑声。

  温卜淮告诉记者,在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中,村里把温氏宗祠改建成文化活动中心。中心里面建起了大戏台、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门口建起了篮球场、宣传栏。村里每月在这里放一场电影,举办一次卡拉OK赛、棋赛或球赛,春节期间还会请戏班子来演上几场。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赌博风、迷信风自然就没了,村民们每天都爱到文化中心娱乐娱乐。

  在新农村建设中,赣州市把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列为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全市各地纷纷创新理念,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法,群策群力建设农村文化教育阵地,100%的行政村已建或正在规划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大余县新城镇一“空心村”改建,涉及12家祠堂的拆建,村里的“五老”上门一动员,呼啦一下拆除了11家,剩下的一家也改建成了村里的文化娱乐中心。在于都县罗坳镇跃洲村阅览室,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十种报刊和上千册科普图书,每到夜晚,村民们便聚集在这里读书。去年底,养殖大户孙三发家的60多头生猪突然不吃不喝,精神萎靡,情急之中他想到了阅览室,从科技书籍中找到了治疗方法。打这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到阅览室坐坐,他把这里称作他的致富宝库……目前,全市已建起农科教中心、业余农校、乡村夜校等农业技术学校4000多所;涌现出唢呐、戏曲、灯彩、根雕等文化特色村110多个;295个乡镇均建起了文化站、电影队和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开通了有线广播电视。

  靓丽新村入画来

  (曾德军 本报记者 梁健)

  记者多次到过瑞金市沙洲坝村,如今这里面貌大变:规划整齐的楼房、笔直的村道和完备的设施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杨海军正忙着帮助村民盖新房,他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很羡慕城里的小洋楼,现在政府搞好了规划,修好了路,我的房子也不会比城里的差!”

  “村道,宽阔平坦;民宅,秩序井然;泉水,流进家门……”眼下,这首《新农村建设惠万家》之歌在赣州农民中竞相传唱。赣州市从规划修路、改水、通电等入手,让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据了解,自赣州市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市成立279个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完成了264个小城镇总体规划和400多个重点村的规划编制。规划设计的费用农民不掏钱,市里还免费向农民赠送了70套住宅设计图,供他们选择。加速推进农村乡镇通水泥路、村通公路建设。另一方面,赣州市认真制定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争取用五年时间使全市4092个村通公路率达到98%,通水泥路村达70%以上,基本实现乡至村水泥(油)路化;仅去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1924公里,改建拓宽乡村公路4580公里,通村水泥路里程达1718公里,是年计划的两倍多。

  无论在山区小县石城,还是在“风景这边独好”的会昌……赣州各地纷纷拿出修路的干劲,加大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水、通电、通电话、通闭路电视的热潮在赣州山乡村寨一浪高过一浪。据悉,目前,全市兴建自来水厂235座,建压水井29814口,引山泉水18485处;农村电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每年可为农民减轻用电负担近亿元,赣南100多万农村群众从中得实惠;IC卡电话、超市、篮球场……这些曾被视为城市生活象征的名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已悄然进入了山野旮旯、村头屋场。在兴国县埠头乡埠头村,乡亲们夸起美丽的社区,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随行的兴国县副县长欧阳巧文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原来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水、电、路等设施配套后,面貌焕然一新!”(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