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排球联赛还要改(聚焦联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06: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汪大昭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在全国排球工作会议上征询各方面意见,推出了2005—2006赛季步步高全国排球联赛的赛程。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竞赛方案,但是,由于联赛扩军和对参赛球员的年龄规定,这份赛程还是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地方。

  扩军———充分开掘资源

  全国排球联赛经历了9个赛季,容量从男女各8支球队增加到各12支。这几年,排在全国第十三名以后的队伍和联赛中降级的球队要先打资格赛,前两名晋级参加联赛。这套办法实行了多年,似乎已经稳定。但是,排管中心主任徐利说,全国成年队伍总共只有男女各十几支,联赛以外甩着一条短短的“尾巴”。河北、云南、广东等几支难能进入联赛的榜尾球队每年练来练去,只是打几场资格赛,以致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地方体育局用有限的经费供养这样的队伍,见不到效益,赞助商越发难找。球员的身材条件和技术实力虽不是很差,但是比赛经历太少,也就谈不上积累处理关键球的经验。在这样的省市,排球成了难以提高又弃之可惜的项目,对地方体育和中国排球发展都是损失。

  联赛扩军到男女各16支球队,就可以将全国成年专业队伍网尽,而且还要吸收北航、复旦、南开等高校球队入围。在排球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这项举措有积极保护和充分开掘的作用。

  改制———强化竞争机制

  由于队伍的实力档次不一,新赛季将继续采取和完善分级分组进行第一阶段循环赛的赛制,增加组与组之间相近名次球队的交叉赛,避免弱队不经风雨就能扶摇直上。整个联赛既为所有球队开通了冲顶的道路,但又没有坦途,队队都有名次跌落和起死回生的可能。设计这样一个赛制,需要绘制一张复杂的示意图表明球队的走势,真是煞费苦心,而这样做正是针对全国排球发展的现状和解决联赛中存在的争议。

  赛制改革,没有了降级之忧,排管中心将增加联赛投入300多万元,并采取调整奖励办法,进一步督促球队不能随意放弃每一场比赛。徐利说,中国排坛的现状客观存在着不同档次的队伍,任何赛制总是利弊并存,联赛必须减少“垃圾”场次,增加同档次球队之间的比赛。新的赛制将循环赛、淘汰赛和佩寄制都用上了,否则,主客场大循环的办法等于走回头路,完全分级别进行又使弱队根本碰不上强队,有些球队可能保住一定的名次就不再尽力。即使是实力较强的队伍也无法耍小聪明,遇强就放弃,只想踩着弱队往上走。

  徐利说,最弱的D组4支球队从今年8月份就开打,其余场次待10月份的全运会和11月世界大冠军杯赛结束、国家队队员归队后进行,场次增加,赛期拉长,要有利于公平竞争,又要兼顾电视转播、赞助商等多方面的需求和利益,每支球队有十多场比赛可打,比集中在一个地方打十几天就收兵的赛会制强得多。

  限龄———求得持续发展

  三大球联赛改革中,排球是最后起步的,却是目前唯一得到冠名赞助的,而且始终由国内企业冠名。排管中心对联赛和俱乐部一直慎用“职业”的提法,如同人们习惯于称排管中心,而非中国排协,无论管理机构还是参赛单位,还达不到实体化。徐利说,排球联赛改革的目的必须确保排球运动竞技水平提高,通过市场运作逐步改善排球生存和发展环境。中国女排近年来两夺世界大赛冠军,更证明联赛要尊重排球规律,从国情和排球现状出发,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市场培育、球员转会等都是方向,但目前还很有限。因此,大多数俱乐部还只是体工队下的专业队,以广告回报形式接受社会赞助,现阶段这仍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针对这几年的排球联赛球员年龄越来越小、低龄球员越来越多的现象,排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认为,打排球的人越来越少,全国排球人口只有1000多人,专业排球队只有四五百名球员撑持着,一些年轻球员在成年和青年两个级别的比赛之间打来打去。为此,排管中心对新赛季做出规定,已经参加过成年比赛的年轻球员不得回过头去再打青年联赛,希望经过几年的缓冲期,促使俱乐部补齐后备梯队。这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球员早期专业化、基本功不扎实、伤病增加以及运动寿命过短等问题,会有所扭转。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13日 第十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