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锦州发生储备粮霉变事件霉变粮混入国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0:47 燕赵晚报

  70多份情况反映如泥牛入海

  燕赵晚报讯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储备粮食(简称“国储粮”)更是命脉中的“命脉”。我国要求“国储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无霉变、无虫害、无鼠雀、无事故。而发生在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的“霉粮事件”前前后后却让人对其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的问责体系产生怀疑。2005年1月下旬,锦州市“两会”期间,七十多份有关霉变“国储粮”的情况反映连同霉变粮食标本被一同送到了大会秘书处。但此后“情况反映”没有下文,3000吨“国储粮”霉变一事至今如泥牛入海。

  粮库内部职工举报,2003年末至2004年初,3000吨“霉变粮食”经“烘干”入库。此后发生了“万吨霉粮”被上海方面退货的丑闻。

  万吨“国储粮”搁浅上海滩

  2004年五六月间,1万吨存在不同程度霉变的“国储粮”在运抵上海港后被收货方发现。

  当时由辽宁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为上海方面“代储”的1万吨“国储粮”(玉米)如期运抵上海港,当地粮食部门负责验粮,可眼前的情况令他们非常惊讶———由船上卸下的粮食中,混杂着大量霉变颗粒,1万吨全是如此!

  上海方面迅速将信息上报到了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的主管上级———“中储粮沈阳分公司”。同时上海方面拒绝接收这批粮食,1万吨“国储粮”无限期地滞留在了上海港。

  对于出现霉变的那1万吨玉米,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赵启学认为:粮食不是在“国储库”里发霉的。因为那批玉米在卸船时从三十多米高的输送带上落到地面,发生了破碎,而破碎的粮食颗粒在上海当时的温度和湿度下,很容易受潮霉变。

  事情被隐性处理了:这一年中,该库原有的7.1万吨“国储粮”指标被削减为6.1万吨,其“国储粮辽西地区中心储备库”的称号被拿掉。

  “中储粮沈阳分公司”上述两项决定,被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一些知情职工理解为,与一批在该粮库更早时间段里暴露出来的3000吨霉变粮食有关。

  未被撞开的“冰山一角”

  在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内,很多内部知情职工都知道他们那里有3批收来的粮食“与众不同”。2003年11月,从吉林运来的300吨共5节火车皮的玉米最先暴露出“问题”。工人们发现车皮里的这批玉米的粮温已经升高,而且大多已经霉变,失去了使用价值。一名员工向库领导作了汇报,但是在“赶紧烘干,入库!”的指示下,仅仅几天之后,经烘干的这300吨霉变玉米便成了“国储库”里的“国储粮”。

  但让人担心的还不止这些,2004年二三月间,来自吉林的2200吨玉米棒和2004年3月份来自锦州当地的500吨玉米,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都入了库。由此,“霉变粮”入库的总数达到了3000吨。

  “国储库”让局长十分满意

  目前,锦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内部有一种“比较认同”的换算。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3000吨霉变粮食若按2003年至2004年粮食出库时的市场价格每吨1200元计算,是360万元。

  锦州粮食局于素芳副局长不承认粮库有问题:这个“国储库”“十分让上级满意”,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霉变储备粮的情况是不可能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