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为什么受不起“街头礼仪”(三家村晨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5:50 人民网-江南时报

  我们现在面临的礼仪问题,可能已由人人不讲礼仪的程度,变成人人害怕礼仪对自身的施加,而表现出一种“受不了”的痛苦的程度。

  有新闻为证:百人排长队,街头齐鞠躬———这只是西安市某美容美发学校向学员们布置的一堂礼仪课。结果,用新闻的话说,这堂礼仪课吓住了路人,“这些人不会有毛病吧!”(据《华商报》报道)

  现在看来,这堂礼仪课引起了“众恐”,就连这篇报道的措词也充满了倾向性:“如果是在高级酒店,享受这样的服务理所当然,但在大街上,着实让过路人浑身不自在。”诚然,街头礼仪课的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不过,笔者却从礼仪课学员和行人的态度反差中发现,这是一块关于民族礼仪究竟有多大生命力的试金石:在路人纷纷摇头叹息横加指责时,一开始也“很不好意思”的学员告诉记者,“走到大街上练得多了也就习惯了。”——如果说礼仪的日渐式微已经成为一个公众默认的事实被接受还不足以让人吃惊的话,让人真正吃惊的恐怕还是公众反过来反感“不分场合的礼仪”,挑剔这种礼仪的合适性。我相信这不会是西安一地的特例。在这样的反常的舆论中,笔者感到,这么多年来,悄无声息之间,中华传统礼仪之基的确遭到了毁坏,被动摇的不仅是一贯“把礼视作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的传统观念,更有“礼多不怪”的社会生态,以及“礼尚往来”的人性。

  《左传》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这里的“礼”虽主要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但日常的礼仪却也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卓显价值。这才是礼仪真正的生命力所系,它支撑的是民族精神的骨骼。

  我们不惮于承认,在当下,中华传统礼仪确实有靠近“沉没区”的危险。严刑冤案、公然抢劫、驱车杀人、粗口受宠、毒食无忌、自弃诚信、黄赌泛滥……这些都在埋葬我们关于礼仪的美好记忆,千年的村姑遭到了无耻的调戏。我们已经越来越难看到她的笑颜,可是我们还只能谨小慎微地发问:我们还愿不愿意重建礼仪,包括愿不愿意承认“不分场合的礼仪”在社会生态中的应有位置?“街头礼仪课”遭到的千夫指,却使笔者痛苦地认识到,世上没有“不分场合的礼仪”,只有“不要礼仪的场合”。当一个人在厕所里向一个人敬礼时,我们也不该视之为“毛病”,而更该看作是礼仪重新滥觞时的一种“走光”。

  街头礼仪课确有一己私心,但它并没有对社会造成损害;相反,它“额外”地表达了对礼仪回归的期待,也向重建礼仪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实际上,它也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学员慢慢习惯街头鞠躬的事实证明,礼仪可以被一种反常规的或者神秘的外力强注给社会的肌体。我深信,孔子如果站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的街头,一定不会反感“街头礼仪”的突发奇想。

  受不起礼仪的民族令人忧虑。一个民族慢慢失掉自己赖以成名的礼仪,也许还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当礼仪穿了一件有些异样的马甲深情款款地走来时,我们惊呼受不了———那是因为我们失掉了享受礼仪的细胞,而这一失掉意味着我们自身很可能成为礼仪重建的阻力,虽然,我们嘴皮上对于唯美礼仪的呼唤总是很忙———这掩盖了我们内心的慌张。

  作者为本报首席编辑

  《江南时报》 (2005年04月14日 第三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