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伪劣汤料(下)监管汤料!挽救"广东靓汤"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9: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
传统真品稀有,替代品打着幌子横行,广东靓汤“变味”。一种呼声 文/本报记者 谢孝国 王炘 实习生 胡珊珊 邵馨莲图/本报记者谢孝国汤料市场暗藏乾坤,不法商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汤料造假,用替代品煲出来的老火汤,当然不可能“原汁原味”!广东人的汤“变了味”。伪劣汤料为何大行其道?纯正汤料为何难求?汤料有没有一个标准?谁来监管?如何分辨汤料真品与替代品?发现问题该去找谁?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一串难题…… 替代品:宾夺主坐正位 广东人煲汤的汤料大部分取材于传统中药,不少广州人常常到中药市场或干货市场去买汤料。据广州市荔湾区清平中药专业市场管理办公室陈桂基主任介绍,目前清平药市上销售的中药材都属于可以销售的药材,由于产品的源地、气候、土壤的不同造成品种上的差别,传统意义上的“真品”稀少,而代替品的种类繁多。何为代替品?陈向记者解释道,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药材都是真货,因为产地不同,种植条件的差异,国家规定的地道药材品种逐渐减少,价格低廉的外来药材品种逐渐代替了地道的药材品种,使得市场上很难寻到“真品”。他举例说,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药材海底椰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品”,地道的海底椰,切片小,药效显著,价格昂贵。市场上的价格从1000元—2000元/斤不等。第二种则是“替代意义”的海底椰,品种多,数量大,价格便宜,但药效低微,一般是几十元就能买到一斤。 争暴利:少假货多劣品 陈主任说,对中药材中的真品与替代品鉴定比较困难。例如药材板蓝根,在市场上根本没有合格的真品,只有代替品。倘若不是在这行当中滚打多年,很容易受骗。陈还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底,药监系统的工作人员把原认为很好的“鹿茸”做了基因检验,发现竟是假的!这些“顶级”鹿茸并不是国家规定药材中的东北梅花鹿或马鹿,而是新西兰的马鹿!陈主任肯定地说,市场上销售的汤料很少有假货,有的只是劣品。如在代替品上做手脚,使劣品卖了出好价钱,以获暴利。劣品质量上难以保证,但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则需要经过专家鉴定后才能下定论。用替代品煲出来的老火汤,当然就不可能是“原汁原味”了。 汁代料:新花样假汤水 膳食专家姚学正教授对广州人煲汤的材料“变味”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是汤料的选择增加,作假余地也增加。以前煲汤经常用生地、熟地、老姜、当归等材料,现在可用的药材数量激增,可以作假的对象随之增多。一些不法商家抱着“一切都可以入汤”的观点,把很多不适宜煲汤的伪劣材料通过包装,进行不实宣传推广,使之变成“汤料新宠”。二是顾客的鉴别能力未跟上。很多顾客被商家宣传蒙蔽,一味贪新鲜,追求奢侈消费。他们错误相信商家对煲汤材料药效、功能的夸大。其实现在一些“新汤料”的功效与其价格根本不成正比。顾客对层出不穷的新式汤料一无所知,辨别能力自然大打折扣,从而为汤料造假创造了“适宜”环境。姚教授说,目前除了一些大的、信誉好的酒楼在煲汤时用真材实料外,有相当一部分酒楼的出品都是以“汁”代料。比如,因有润肺止咳功效,人们在酒楼常常喜欢点南北杏白菜煲猪肺汤,实际上往往只有少量的南北杏,再调入“杏汁”加味上桌。虽然其味道颜色没有多大的变化,功效却大打折扣;还有,生熟地汤、五指毛桃汤……连王老吉也有人以猪胆替代增苦味,这些也是一种假冒行为。 鉴别难!:几番奔波苦无门 近日记者从广州几家超市买了几袋海底椰制品汤料,将其中的海底椰取出,然后又到清平市场买了一些散装的海底椰,想找权威部门来鉴定这些标明为“海底椰”的白色切片为何物。记者首先来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但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他们的办公楼不设检测实验室。记者又来到广东省卫生厅询问,工作人员又称卫生厅在先烈南路的办公楼只是行政管理机构,无法化验记者带去的海底椰样品。记者再致电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得到同样的回答。其后,记者找到了位于中山三路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那里的专家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范围是,检验食品是否达到国家安全食用标准;检测食品是什么物质,辨别食品的真伪不是他们食品检验的职能范围。同时,前去疾控中心申请检验者必须出示单位的委托书,疾控中心不接受市民的个别申请。最后,记者来到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求助。检验所食品中心的技术人员对记者说,他们的工作是按照产品包装上的企业质量标准号,检验食品质量是否达到该标准;对于检验食品的真伪,以及食品是否含有害物质,他们无法检验出来。因为食品检验有很多项目,即使检验1000个项目证明无害,也不能保证第1001个项目不会出现有害物质,而且,某种食品的真伪并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 无标准!教我如何分得清 前不久,有媒体报出“清平市场出现染色枸杞”。3月29日下午,广州市荔湾区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对清平中药材市场档主进行一次如何识别合格枸杞的讲座,目的是告诉商家怎样选购合格的枸杞,希望商家把好进货关,不要出售染色制品给顾客。据介绍,正品枸杞和染色、硫磺熏蒸品的枸杞,如果仔细分辨还是能看得出来,如正品新货表面红色至深红色(陈货暗红色),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而染色品的表面呈红色或深红色,一端的白色果柄已被染成红色;硫磺熏蒸品表面呈鲜红色,一端有白色果柄痕。但是对大量的汤料替代品又如何分得清呢?广州市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荔湾分局局长陈思昶说,从法律角度来讲,《中国药典》中的内容是目前我国判别真品的唯一标准。如枸杞有不同品种,而药典中主要记载的是宁夏枸杞。他建议顾客以购买宁夏枸杞为佳,产地主要为宁夏中宁、中卫等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市民其实对同一种类的汤料真品与替代品是很难分出一二的,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流通环节中,要求商家明白标出产地来源。 谁来管?源头管理灰地带 然而,由于广东人汤料取材广泛,有些原料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在实际管理中也往往留下“真空”。陈思昶说,汤料制品主要是由饮片厂生产,必须经过药监局审批,必须符合《中药饮片生产规范》。居民自行购买配置的散装汤料,如果是在药店购买的,就由药监部门管;如果在超市或菜市场购买的,由工商局管。据了解,药品食品的生产由质监局管理,流通由工商局管理,顾客使用后的效果则归属卫生局管理,药品食品监督局主要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它的职责是“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的查处”。陈思昶还说,如果顾客自配汤料,汤料中既有食材又有药材,而顾客食用后出了问题,那么上述部门都有责任管。只要顾客投诉,投诉内容就会被记录,相关部门一定会进行调查处理。事实上,汤料监管涉及质检、卫生、药监、工商、食品五个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市民真的遇到问题,去找哪家恐怕会“一头雾水”。据陈桂基主任介绍,以前药材汤料全部划入干果类,由工商统一管理,但3年前,卫生部将保健食品原料中的药、食分开,药品类只能在药材市场销售,由药监部门来管,而食品类则只能在干果市场经营,由工商、质检部门来管,然而在广东一些干果市场仍然出售药品类原料。陈说,其实广东人汤料在源头管理上还是存在灰色地带。(晓航/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