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昨日在北京举行首次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10: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昨日在北京举行首次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图)
  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在北京召开的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引起各方关注。新华社发

  本报驻京记者 赵琳琳、刘彦广

  昨日,备受关注的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在北京举行首次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听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等15名专家和32名社会各界代表,各抒己见。

  虽然听证会并无最终结论,但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听证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环保总局将充分吸纳大会各方意见,等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境评审报告书上报后加快审查,并依照法律迅速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代表意见

  赞成:

  供水不足大量动植物消亡

  圆明园遗址公园管理人员: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个水景公园,以水为纲,而现在,供水严重不足,圆明园自身渗漏使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大量的动植物消失灭亡,动植物品种逐年减少。由于缺水,开放区内的游船无法正常营运,游人反应强烈多次投诉。北京多风,湖底因干枯而暴露,而且退化得非常厉害,圆明园湖底渗漏系数较大渗水性强。

  缺水将导致圆明园美景丧失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区分局圆明园派出所刘玉栋

  作为遗址公园,看到圆明园建设防渗工程的现状,我很心痛。因为没有水,圆明园冬天没有候鸟栖息,夏天没有鸟语花香,看不到千古荷花的美景,很多群众都很不满意,甚至很生气。

  反对:

  防渗膜老化造成塑料污染

  地球纵观环境教育中心李皓

  防渗膜在湿润地区的泥土中可能产生危害,危害湿地植物根系的发育。另外,防渗膜在水域环境中的老化碎裂,给湿地土壤带来无法清除的塑料污染。

  对水生生物有灾难性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崔海亭

  防渗工程伤害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据初步统计,涉及水生草本植物36种、湿地草丛植物36种、两栖爬行动物12种、鸟类38种、兽类一种。改变了湖泊的地质条件,阻断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中水的联系,对水生生物和近岸植物有灾难性影响。

  是对圆明园的彻底破坏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张正春

  圆明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无价之宝,有世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又有山水园林的审美价值。可现在工程无论对圆明园的生态整体功能还是对它的美学景观都是彻底性的破坏。水是其命脉和灵魂,工程使活水变成死水。与原来的园林设计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专家支招

  可铺设排水井控制渗水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沈志良认为,防渗膜已经铺设了,如何解决下一步的问题值得关注。他认为可以铺设一下适当数量的排水井。根据初步估计,直径大约1米,周围有竹篾围成的圆桶,中间放上卵石,这样可以控制渗水。

  与会代表张恩来则提出,可以通过打通湖底与地下水的通道,采取特殊的政策等做法保障圆明园最低蓄水量。他说,北京市应该保障具有特殊用途的生态用水。对于圆明园这样具有特殊功能的生态用水要进行保障,同时也要考虑圆明园因为水渗漏而所带来的一些外部经济性的问题,在水价方面给予适当的考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叶廷芳教授则提出,圆明园的现行管理机构需要重新调整,应该有一些相关的部门分别出人,请一些专家学者组成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应该立足于国家文物局来管理。

  环保领域应引进“问责制”

  来自环保机构“自然之友”的代表薛野则在会上提出,本次工程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是否应该将官员问责制引入环保领域。

  权威声音

  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

  首次环境评价听证

  促决策民主科学化

  昨天上午8时30分,国家环保总局东门口非常热闹,前来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和媒体一大早就赶到等候入场。这些代表中,最大的已经80岁了,最小的只有11岁。

  听证会进行到11时30分左右,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会场外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30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他说,圆明园的防渗工程必须要做环境评价,本次听证会过后,国家环保总局将对所有专家意见做认真研究和论证,等待圆明园提交环境影响评价书后,作出迅速决定。

  此外,他指出,昨天听证会最特殊的一点是,它是国家环保局首次就环境影响评价举行的听证,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将听证的全过程和行政决定向全社会公开,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次听证会形式本身,将给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进步带来一个良好开端,国家环保总局今后还将就一系列公众关注的重大环境决策举行听证会。

  记者专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

  不能仅从技术上

  看待圆明园问题

  俞孔坚教授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仅从工程技术角度谈遗址保护是缺少文化。

  俞孔坚现场展示了圆明园遭人为改造后种种变化的历史照片,强调圆明园是一个自然演替的乡土群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景观。不能仅仅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谈遗址保护。

  圆明园是一个遗址,可以没有太多水,不要给他灌水

  他认为,解决目前问题的方式是赶快叫停砍伐灌木和铺设防渗膜等工程。圆明园不需要这么多水,盲目补水的做法是错误的。“圆明园是一个遗址,可以没有太多水,不要给他灌水”。

  原有的已经淤塞的湖泊让生物自然繁衍这是没关系的,没必要把湖泊都挖出来,挖出来破坏了本身的群落,遗址公园是要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个真实性不是要保护乾隆时期的真实性,而是要保护被毁掉并经过自然演替的真实性。

  “对待圆明园遗址:不能有钱缺审美;有技术缺伦理;有知识缺文化。”

  “今天很多专家都用技术的观点来谈这一事件,我们的技术发达了,可除了技术还需要什么?还要伦理,对待土地的伦理。有了技术可以把圆明园都用金子做,但这个没用。我们需要对待民族、文化、土地、乡土群落的伦理,技术只有插上伦理的翅膀才能成为天使。如果缺乏关于环境的伦理道德,无论多好技术,什么都干不好。”俞孔坚接着说,“有了知识如果缺乏文化和品位也没用,今天我听到很多教授也在为防渗工程辩护。但是,我认为,不能把圆明园的问题单纯当成一个技术用水利、地质工程的角度来解决,我们必须有审美观、生态观、历史观,圆明园需要一个整体的对待。”(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