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无限春风潇湘意 ——写在“走进大湘南”采访前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22:52 红网

  2004年秋天的“走进大湘西”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报道战役。当我们依依不舍把目光从那片神奇的土地收回,仍然感慨万千。那是媒体和区域间的互动双赢之战。全新的理念、宏大的阵容、丰富的视角、多元的样式、磅礴的气势,为世人描画了一个完整连贯、多姿多彩、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湘西;为大型新闻采访和战役报道创造了一个新范例。

  新一轮报道战役从哪里展开?各地充满期望,媒体跃跃欲试。

  (一)

  走进大湘南

  我们认定的大湘南是指湖南南部——衡阳、郴州、永州三个地区。采访报道时间是4月,湘南之春生机勃发、红色旅游与五一黄金周旅游正在预热之际。

  为什么要把目光和力量投向这片南方的热土呢?

  湘南是湖南历史地理和精神文化的源头之一。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湘”的简称来自湘江。湘江由潇湘、蒸湘、漓湘“三湘”汇聚而成,都起源或流经于湘南。从地缘而言,湘南是典型的梯级过渡地带,比邻广东、广西、江西三省区。自然区划方面,湘南三市同属于江南低山、丘陵、盆地与南岭山地小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语言文化方面,湘南方言介乎粤方言、湘方言、西南官话之间的过渡地带,语言学者把这一区域划为“双方言区”。风俗方面,有鲜明独特的地域色彩,其民居、饮食、礼仪、民族民间工艺都有不可替代的特殊表现和价值。行政方面,湘南三市历史上有过紧密的联系,古代衡、永、郴、桂(阳)属于同一道州,20世纪50年代初,衡阳、郴州、永州同属湘南行政公署。共同的历史命运、紧密的地理地缘和频繁的文化渗透,造成湘南特殊关联,形成历史上贫穷而不落后,偏远而不封闭,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地域特征。

  湘南是湖南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版块。上个世纪80年代,国务院曾正式批准湘南三市为改革开放实验区,又称“弹性地区”,赋予其独特定位和使命。近年,呼应中央东部跨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逐渐形成了我省区域发展新思路,即大湘西开发,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环洞庭湖经济圈等区域经济格局。湘南是湖南的南大门,是湖南改革的前沿,又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的重要基地。省委、省政府领导指出:湘南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湘南已经到了被重视、关注、加快发展的时刻。

  湘南是省委宣传部计划的区域性战役报道,今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已经安排了走进大湘南、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等报道战役,并且把环洞庭湖经济圈、湘中崛起纳入了工作视野。湘南三市正认真周密地筹备迎接这次大型采访,有的市委常委会听取了专题汇报,有的多次邀请职能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有的已安排本地媒体对口合作,都期望借机展现给世人一个新的形象。

  小结

  湘南地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湘南人民对新闻宣传的热切期盼,是走进大湘南的最大理由。

  (二)

  挑战和机遇

  当我们将重整旗鼓再上征途的时候,一方面有了过来人的经验和自信,一方面也有些茫然与困惑。第一,大湘南的地域和行政概念有何权威的说法和依据?第二,“走进大湘南”确定怎样的主题?同“大湘西”相比,“大湘南”在区域范围、政策依据等多方面都有待明确和完善。第三,以经济区域为对象的报道战役如何提高深化。正因为如此,给我们留下探索与开拓的空间。

  在新世界新领域,新闻媒体从来都不是无能为力或者无所作为的,挑战未知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当年,省内社科理论专家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设想后,是新闻界全力介入,以湖南经济电视台政论片《融城》首发先声,三市媒体特别是省直主流媒体持续不懈的合唱与交响,造成了浓厚的“融城”舆论氛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推进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逐渐由理论设想变为现实实践。今天,在湖南省的发展大格局中,湘南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又打算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身如何定位?外部如何支持?未来如何谋划?都值得我们观察与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舆论,影响决策,推动实践。

  对大湘南经济进行宏观的归纳、推演与展望,应该放在泛珠江经济圈的范围思量,放在湖南推进“三化”的战略高度来思量,放在既有的经济区域大格局来思量,放在三市分别比邻江西、广西、广东特有的地缘与区位来思量。

  对大湘南文明进行深度的追溯、解析和描述,应该注意湘南特定的地质的条件、地理的条件、历史的条件、民族的条件和心理的条件。应该着眼帮助受众了解脚下这片土地不平凡的历史与价值。

  小结

  实践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但报道也能产生积极的反作用。面对熟悉而陌生的湘南,我们也可以站在发展的潮头,以职业的睿智和前瞻为之进行探索。

  (三)

  核心价值

  “走进大湘南”的报道主题应该是,展示大湘南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探索区域经济文化的独特优势,挖掘珍藏在湘南家园深处的美丽。为推动湘南成为新的增长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走进大湘南

  的报道重点应该如何确定呢?哪些将成为我们报道计划的关键词?

  英雄湘南。这种英雄主义的气概,是夏名瀚舍生取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是邓中夏坚如磐石,高官不做,女色不迷,拷打不屈,血染南京雨花台。1928年,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胜利会师,成为井冈山斗争的主要力量。“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桂东沙田的诞生,铸造了一支党指挥的红色铁军。1934年,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先后从桂东、汝城突破封锁,踏上万里征程。1937年,北大、清华、南开联合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迁至南岳,翌年南迁云南,300多名师生徒步前往昆明,成为著名西南联大的起点。元帅罗荣桓、将军黄克诚、萧克、江华、唐天际,士兵欧阳海、刘志艳,11·3抢险扑火群体,英雄无语,本色生威。他们一次次证明:湘南人民勇于牺牲、敢于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气概。

  文化湘南。湘南是一本大书、一套丛书,也是一座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它是一部史著,从先帝舜以降,佛教史、道教史、民族文化史、农耕稻作史源源流长。它是一部散文,《爱莲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松树的风格》就是其中的精彩华章。它是一部诗集,蔡邕、李白、杜甫、朱熹、范仲淹、秦观、毛泽东、陶铸……中国历代顶尖诗人都留下徘徊的足迹和精彩的诗行。它更是一部思想与哲理的经典,湖南著名的思想家,多集中在湘南。理学宗师周敦颐、“中国的黑格尔”、古代第一个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理论权威李达就是其中杰出代表。道德文化、农耕文化、思想文化、教育文化、语言文化、书法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文化,博大精深,从哪个角度开掘,都光彩夺目。

  经济湘南。根据经济地理学者朱翔教授的描述,衡阳、永州、郴州构成一个经济新三角;永州、桂林、连州构成一个生态绿三角,碧水青山,自然迷人;郴州、韶关、赣州构成一个革命红三角,既共有红色的土壤,又共有红色的光荣。区位优势,可注意大湘南区域经济的内在关联与外部延伸。资源优势,可注意湖南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之乡在湘南的矿产和开采。工业优势,可注意衡阳钢管、特变电工,永州烟草、长风猎豹,高斯贝尔等新兴企业。劳务优势,打工经济支撑湘南许多县区的县域经济。观念与风气的优势,注意大湘南地区人文特质对经济的反作用,湘南人敢干、肯干、实干的状态也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山水湘南。永州与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国际旅游目的地桂林山水相连,风景相似。郴州是粤港澳的后花园,以莽山东江为代表的生态景区格外迷人。衡阳南岳集中了大湘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与多样,是文化宗教名山,也是自然名山。

  发现共性,还要挖掘个性。差异性、地方性和多样性,是支撑湘南的价值,是实现高层次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各民族共处的和谐、多种文化共存的和谐——的根源。在湘南调研,各市宣传部的同志最关切就是报道对本市的区域定位、精神特征与文化姓名。他们在自己地区和城市名称上增添着若干前缀,诸如“文化”、“经济”、“生态”、“魅力”等十数个富有张力的词语。在策划和组织中,我们可以呼应这种愿望,尊重当地的选择。

  活力衡阳,是对“魅力衡阳”的升华,是对今日衡阳较为贴切的描绘和诠释。衡阳的山和水、衡阳的工与农,因改革而灵动,因发展而闪烁时代的光芒,成为制造先进、物流发达、民营崛起、宜居宜游的区域中心城市。可以注意衡阳的区位与地位、衡阳的来势与走势、衡阳人的血性与灵性。

  永州要在文化上浓墨重彩。潇湘之秀、舜帝之陵、稻作之源、女书之奇、瑶族之美、书法之圣、武术之神,构成人文荟萃的华彩,其人文地位和新闻价值无可替代。尤其是舜帝创造的道德文化,以“血缘——孝道——国家”为脉胳的民本观念,不仅是大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更成为公认的代表亚洲文明特点的“亚细亚模式”。

  郴州应在开放中展示其大气磅礴。一是天之时,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分界线,给郴州带来充沛的雨量和优良的生态;沿海企业的梯度产业转移,给郴州带来难得的机遇;二是地之利,郴州是湖南之南、是“南口”咽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郴州名符其实。三是人之和,旅游、财政税收、县域经济、都因政策而呈现“黑马”竟发之势。

  理解与呼应三市政府与人民的理想奋斗,做出当地受众最期望的一篇大文章,可以说是报道的核心价值,也将是对巨大付出的最高奖赏。

  湘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记者和受众相对熟悉的题材之外,要从重要、独特和鲜为人知的层面做更深更新开掘。从地方和单位而言,正在郴州基地训练的中国女排,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湖南的光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土壤研究所,45年默默无闻的奉献与钻研,拿出大量的成果,铸造出“红土精神”。被命名为“中国银都”的永兴,以“无中生有”的智慧,创造了“循环经济”的范式。湖南湘昆剧团,是被联合国批准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张家界同级的湖南两大“世宝”。韭菜岭高山湿地,是南方少有的高山湿地。从时间上看,3月20日,安仁县以交流农具和药材为主的传统节日——春分节;4月28日双牌县的阳明山杜鹃花节;11月江华自治县成立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湘南都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解读湘南,筛选线索、判断价值,不仅要看GTP增长和排位,不仅要看财政收入的结构和名次,还要分析经济与社会是否同步发展,产业导向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环境是否得到保护,资源是否合理开发,经济增长方式是否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否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总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审视对象,把握事实,提炼主题。

  小结

  抓住要害,挖掘特色,弘扬大湘南的精神,凸现大湘南的新观念、新事物、新人物,才符合新闻价值规律,才可能赢得关注与认同。

  (四)

  战役创新

  组织地域性报道战役已不是第一次,想要超越,只有创造。

  湘南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仅以典型宣传为例,近些年中宣部、省委宣传部推出的多个重大典型出在湘南:大学生村支书李长水,海军英雄刘志艳,欧阳海式的铁路民警雷宏,教育战线的模范胡昭成,徐家井派出所、衡阳11·3消防英雄群体。但整体上看,以往对湘南的报道,总量不够多,声势不够大,负面新闻相对频繁。客观上因为思想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主观上还是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打好这场战役,创新这场战役,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战略部署中的战役意识。战役报道的最大效益是整体效应,1+1+1>3。而整体效应肯定是媒体个性特色的协调统一。既然是战役,就要强调大局观念,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既然是战役,就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不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统一行动中的独家特色。统一行动与个性采访,是大型报道难以逾越的矛盾。根据多次战役报道的经验,最好的方案是有合有分。考虑采访的特点、接待的效率,可以集中报纸、电台、网络媒体沿统一的路线联合采访。考虑电视台的特殊要求,可以安排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单独组队采访,殊途同归。我们赞同竞争,只要目标一致,方式友好,学会尊重与欣赏对方。我们更看重联合,看重一定程度的合作,比如相互介绍报道提要等等。

  浩大声势中的深度思考。从某种意义上看,战役报道没有声势就难以获得足够的影响,但如果停留在声势或者满足于声势,则难以取得深刻的影响。我们对报道,既要声势又要深度,既要好看又要管用。既要给三市留下新的概念、新的概括、新的启示,又要完整地扫描湘南,创造新的主题、挖掘新的节点,探索新的价值。

  传统方式中的创新探素。从媒体构成来看,要主动吸收都市类报纸、专业媒体参加,主动占领互联网新阵地,可以考虑湖南在线、星辰在线、金鹰网派记者参加,利用网络媒体的“海量”优势、“互动”特点、“分众”传播,进一步扩大战役报道影响。从表达构成来看,可以继续采用评论、特写、背景报道与知识链接等常规而有效的方式,也可大胆引进音乐、美术、文学等元素,诗歌、散文、评论、报告文学、公益广告等都可以“为我所用”。去年中央新闻单位对牛玉儒的采访报道,采访团创作发表了《草原父亲》等散文作品,还专门创作了一首主题歌曲,请草原歌手腾格尔演唱,并安排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一并播出,丰富了宣传元素,增强了感人的力量。完全可以学习借鉴。

  作为一次重大的报道战役,作为一支以省级媒体为主的新闻联队,不能满足于深入的采访,不能停留于规模与造势,也不能仅仅乐观于报道作品的数量,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在这个已经引发较高期望值的时刻,能不能打赢战役,能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难言,高人一筹,出人意料,给受众以启发,给地方以声名,给发展以推动,为大湘南提供新的强大的舆论支持,肯定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需要提醒采访团注意的是,对大湘南的报道需要把握好平衡的原则,不能苛求作到绝对的“一碗水端平”,但要在安排采访报道的时间、力量、版面、时段、位置、评价等诸方面,避免轻重失当,力求等量齐观。

  需要沿线各市县理解支持的是,采访团不是考察团,不是检查团,加上采访安排的地点多、时间紧、跨度大,不必层层汇报,不能繁文缛节,把接待中的形式主义降低到最低限度,把无实质意义的应酬减低到最小限度,这是对采访团的最大支持,也是对本职工作尤其抓住机遇宣传自我最高形式的负责。

  小结

  创新如何实现?细节决定成败,作风决定文风,贴近带来力量。

  (五)

  不到潇湘岂有诗。“潇湘”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专用名词,代表一种遥远、神秘、优美、高贵的意境。广而言之指湖南全境,狭而言之特指潇湘、蒸湘、漓湘流域,即湘南地区。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墨客,对这里寄寓着多少浪漫的想象,又为这里叠加着多少瑰丽的诗篇。范仲淹有“衡阳雁去无留意”的伤感。秦观有“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无奈。柳宗元笔下有“万径人踪灭”,“独钓寒江雪”的孤寂,是一处古典与中国式的香格里拉。陆游的“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给人以诗意的诱惑。杨度的“五岭横云一片青,衡山积雪终年白。”抒发着对自然的赞叹。毛泽东的“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曾引发一个时代的激情。

  行进在湘南大地,我们常常激动不已,为实地领略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为远远超出想象的发展速度和改革力度,为湘南人的朴实、真诚、热情。我们也深深感到一种新闻工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追溯历史、讴歌改革、赞美这里的山川和人民。

  行进在湘南大地,正值3月,人勤春早,万象更新。如果“走进大湘南”在4月启动,无限春风潇湘意!笔短意长,止不住步韵《江南好》,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向往:“湘南好,风景正嫣然,日出衡岳红似火,潇水东江碧如蓝,能不去湘南。”

  2005年3月17—30日

  长沙-衡阳-永州-郴州(稿源:红网)(作者:蒋祖烜)(编辑:齐佳)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