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缕缕诗魂萦楚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05:22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邓竹虚同志四本诗集《楚江草》、《楚江吟》、《楚天云》以及《铁军颂》,摆在我的案头。它记录了诗人晚年的辛勤劳作,也洋溢着他的澎湃诗情!

  我认识邓兄已经四五十年了。他是新四军老战士,建国后先后担任省文联秘书长、无为县委副书记、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鞍山日报总编。后来,邓兄又任马鞍山市政协副主席,和我同在一个系统,来往当然要多一些了。可以这么说,邓兄虽然工作岗位经常变动,但仍笔耕不辍,特别是在他离休以后,更是非常勤奋,有时诗情激发,纵笔酣畅,直到东方拂晓。他就是这样一个“舞文弄墨”的官员。其实,在我国古往今来的诗人中,就有许多官员,他们的经历、学识、品德、素养,以及他们丰富的政治生活,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生活基石和创作素材,这又是一些“圈外人”难以感同身受的。

  直面人生,直面生活,让视角远离书斋,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邓竹虚诗集一大特色。在他笔下的直叩苍穹的“神州五号”、满城彩云满城诗的菏泽牡丹、坚持抗战的定远县藕塘村人民群众,以及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白乳泉、陋室、天柱山等等,写得都富有激情,真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如诗人自己所表述的:“血染的泥土,就是我诗的土壤。”“我的笔里灌的不是清水/是倾注心血的耕耘/到给自己划上句号的时候/请看睛空一片云。”

  在这方面,我们通常看到,有的太直白了,没有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东西,缺少深层次的发掘。邓兄却往往找到一些新的视角,小中见大,给人特别是给我一些新鲜的感觉。定远芦桥那里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一口塘、一眼井,都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诗人笔下的井:“过去的井还在/水不少/只是不见汲水桶/看不到往日的手提肩挑/家家的自来水直通锅灶。”这些农家平平常常的生活变化,一下子就涌进了诗篇,立刻让我眼前一亮。还有那江南农家常用的“捞子盆”:“只能一个人打坐/双手操板划行。”“现在盆儿不见了/把它架在高楼屋顶/偶尔也下水耍耍/那不是靠它度日营生”。这点点滴滴的生活花絮,反映了改革开放年代农村生活巨大变化的一个侧面。也正因为这样,那井、那“捞子盆”都快要成为历史文物了。

  着力反映改革开放年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人的创造力,人与人之间构成的和谐社会的每一个跳跃的音符,是邓竹虚诗集的又一个特色。打开诗集,我们看到淮南矿工:“他们人在井上/心还在井下……把自己的光和热/给煤燃烧成火花/笑对炉火红霞。”邓竹虚还赞扬那辛勤的城市清洁工:“路灯为她增光/汽笛为她夸赞/行客为她传颂/崇敬她的是千万人家。”这些都是“小人物”,他们没有叱咤风云的业绩,然而又都是寓平凡于伟大之中。诗人就是这样地牵着我的手,走进这些人群,让我们仰视那“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丽景色。

  读罢诗集,我既感到有炽热的颂歌,也有隽永的哲理;既有奔放的豪情,又有深沉的思考。大概也正因为这样,诗人往往感到一吐为快,一挥而就,激情澎湃喷薄而出。像“飞起云/荡起浆/松涛滚/浪涛逐”的黄山锦绣谷;“山海一环抱/携带海和山/捧出给人看”的浙江舟山群岛,写得很潇洒,立意也不落窠臼,给我回味,给我咀嚼。余乃蕴/文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