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话”戏剧月着重“反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05: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话”戏剧月着重“反思”(图)
  本报讯记者刘玉琴报道:60年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庆祝胜利的鲜花在记忆里或许有些褪色,但是,法西斯摧残人类的罪行,无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戮,还是南京的大屠杀,那些骇人听闻的恐怖都依然在残酷地折磨着人类的良知。诗人伊利·威塞尔说过:忘记大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人类不仅仅应该有牢记和痛苦,更应该有思辨———过去的60年是人类对自身命运深刻思辨的60年。人类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几千万生命的代价,如今全世界所有善良的人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我们怎样赢得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值此时刻,国家话剧院精心选择了5部反法西斯题材的优秀剧目,5月4日至6月16日连续在北京上演,组成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戏剧月活动。5部戏均为我国和反法西斯国家的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纪念碑》、《哥本哈根》、《死无葬身之地》、《我认识的鬼子兵》。国家话剧院认为,用这些剧目和广大中外观众一起反思“二战”的历史教训,审视人类灵魂在残酷战争中的变异与觉醒,有益于今天的时代发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国家话剧院的建院剧目之一,反映了中国观众非常喜欢的前苏联卫国战争故事。此剧根据苏联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该剧的思想价值正如导演查明哲所说:“草莓,正在布雷的原野上开花”,“美的顽强生长和美的不屈毁灭”。5个花季女兵带着对爱情、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倒在法西斯的戕害之下,激起人们对侵略战争的愤慨和思索。(上图是5位女兵形象)

  《纪念碑》由加拿大剧作家考琳·魏格纳创作,曾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全剧描述了一位饱受战争之苦的母亲为寻找包括自己女儿在内的23名被奸杀的少女尸体,与一个法西斯士兵进行的一场心灵的较量与人性的反思。在人与战争的关系上,该剧将痛苦、复仇、谢罪推演出最强烈的人性呼唤。正是这种呼唤震颤了人们的心灵。《哥本哈根》是一部曾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托尼奖的作品。全剧以德国纳粹时代的科学家海森堡和丹麦科学家波尔及其夫人玛格瑞特的亡后灵魂的回忆与对话,展开对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后历史的审视:科学家的真正职责怎样与历史发展的命运相契合?

  《死无葬身之地》是法国哲学家、剧作家萨特的戏剧名著。该剧重在思辨人在极端处境中对自身灵魂的深刻的多方位思考,从而探索人的存在价值。《我认识的鬼子兵》是根据轰动一时的同名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全剧巧妙地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现实与50年前的侵华战争的历史交叉演绎,揭示了中日两国普通人对侵华战争的多重审视。

  分别在中戏逸夫剧场、保利剧院等剧院演出的5台戏,将以低票价运作、对大中学生实行特惠票、套票等方式,积极拓展话剧观众。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15日 第十四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