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海外专业人士大有可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05: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讯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研究司和经济科技司的协助下,由亚洲发展银行资助,英国牛津大学迁移、政策和社会研究中心(COMPAS)最近完成了为期一年的《通过侨民网络促进科技知识交流》的科研项目。

  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具有潜在价值

  和以往的研究不同,该课题重点不在“海归”,而是针对那些暂时不回中国的海外专业人士,研究其如何通过跨国网络的建设促进知识交流。

  据估算,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大约有52万,其中大约20万人已经完成学业。课题认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还是一个成长中的群体,其未来的潜在价值比现实的更高。同时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向中国引回具体的技术和项目,而越来越体现为帮助中国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化。

  中国正在多元化引进智力且成绩巨大

  课题不仅分析了各类政策规定,更对政府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课题认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在智力引进方面成绩巨大,政府部门启动的项目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和方法多元,使得项目间可以互补,其经验值得其它发展中国家借鉴。

  但是课题也指出,目前的工作存在过于“以政府为主导、以工商项目为重点”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重复,社会参与程度不够,并且引智工程尚未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良性机制。

  专家探讨海外人才流动产业化

  课题的基本结论和建议包括:

  鉴于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的规模和中国政府已经投入的资源,课题不提倡更多的部门介入这一领域,也不提倡把规划铺开、做大,而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加强项目之间、机构之间的协作与联系;

  以“赢利性工程”为导向的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不完全符合知识交流作为一项长期的、多侧面的过程的内在规律。鉴于此,一个可能的理想格局是在政府部门之间形成如下分工:有些部门以“政策”为主,有些以“工程实务”为主,还有些以“人”为本。

  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把人才的国际流动变成高新产业发展的有机部分,把流动“产业化”。在印度,IT企业把技术项目和劳务输出相结合,专业人士的流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提供技术服务的商业活动(服务国际贸易)。这种类型的人力流动帮助中小企业积累国际资本、建立国际商业联系。印度的经验表明,有时候人才如何“外流”比如何“回归”更重要。

  此外,课题还就如何使引智工作更好地和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自身的事业发展相结合,如何使正式的引智项目和非正式的网络建设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项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15日 第六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