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08:40 南方都市报

  文 本报记者 方谦华

  开篇语

  有些图片,所展现的事物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但却因为没有新闻性或者太细小而被人忽略。但是,它极有可能是摄影者内心对事物的最深印象与理解,有别于常见的新闻摄影,这是另一种拍摄方式,或许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的读图方式来理解它们,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呢。这些图片唯美、抽象,大都不以某一新闻事件作支撑;它们可能仅是摄影者零散的记忆收存,往往只是某种典型的切面;它们的叙述娓娓道来,像诗歌,也像散文。表面上,它们思维发散,主题不明确,但集合在一起,指示的方向反而更集中,揭示的内涵反而更本质。这些切面,就是现实存在反射给他们的最深刻的“印象”。

  存在丰富多样,但当人们谈论它的时候,存在已经不存在,留下的往往只有印象。这个世界很多东西看似万载千秋,实则转瞬即逝,而变化总是在经意和不经意间完成。当事物即将消失,如昨夜小楼东风般一去不回头的时候,好在有这些镜头,化繁为简,去粗存精,留下一些印象模糊却又清晰的画面。从本周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这样的专题,以另一种的拍图和组图方式去叙述身边正悄悄进行的一切。把瞬间以慢镜头的形式放大,再放大,直至让历史凝固在纸上。

  存在是真实的,又是极不可靠的,也许只有印象才是永存的。

  怎么了?昨天还在眼前晃啊晃的一堵老墙,今天就被夷为平地了?生活在老城区,人的表情常会惊讶地叫出声来。近些年,观念的开放大力推进着城市建设,同时也一再将老城推向何去何从的问题边缘,很多老城仓促间被鲸吞蚕食。“小时候还在这堵墙下面捉过蟋蟀呢,一切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在近乎疯狂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似乎已麻木了周边高楼大厦的日新月异,习惯了眼前的朝夕变化;也无意间淡漠、遗忘了曾经息息相关的生活片段和旧时记忆。快速的城市变化,带给我们的是更便利的物质享受,也是满眼的不知所措,多年积累形成的厚重的生活习惯因此改变,多多少少带着一些无奈和被迫的依从。

  急剧的变化逼迫人们不断加快适应的步伐,在无所适从的茫然间,期待变化带来良性的秩序和善意的结果。

  图:

  海珠区的一个被废弃的旧水泥厂,水池里倒映出路人、天空与白云,将这一瞬间定格。本报记者 方谦华

  北京路的一拆迁工地,被废弃的旧沙发和烂尾楼。本报记者 方谦华

  海珠区的一个厂房内,在一面即将被拆除的斑驳老墙上有人们留下的涂鸦。本报记者 方谦华

  越秀区的一拆迁工地,老建筑被拆得只剩下一根孤独的石柱。这里曾经是许多人童年时的快乐天堂。本报记者 方谦华

  琶洲一个将被拆除的旧工厂的屋顶上,民工在随意游走。这样的情景在一段时间后留下的只有记忆。本报记者 方谦华

  东山区的一处老房拆迁工地,工人挥动大锤拆除老屋。身后极现代的广告招贴画与残败的老房子形成有趣的对比。本报记者 方谦华

  老墙上晾着各种衣物,组合起来就像五线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在老城区街头巷尾十分常见的情景将会消失。本报记者 方谦华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