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昔日滩涂这样变成美丽外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13:29 海峡都市报
昔日滩涂这样变成美丽外滩(图)
昔日滩涂这样变成美丽外滩

  车沿江滨大道一路驶来,绿树、青草、红花,让你恍然置身花园中。江滨公园青青的草皮,长长的“城墙”,高挑的城楼,树阴下依偎的情侣,绵延几千米的红灯笼……你无法相信,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滩涂。

  始建于1955年的晋江下游防洪堤,如今已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之所以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与泉州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致公党等8个民主党派联名提案《精心实施晋江下游防洪工程,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品位》密不可分,该提案被列为当年“一号提案”。从1999年开始的3年时间里,泉州投入4.3亿元实施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一期工程,范围为北岸潘山至法石,南岸浮桥至溜滨水闸,全长16.7公里,于2002年底完工。

  见证防洪堤

  风雨五十年的“老南门”

  要倾听晋江下游防洪堤五十年的历史故事,陈胜利是个不能不找的人。

  今年56岁的他,是泉州市汽车修理厂的一名老机修工。修理厂就在防洪堤旁,老陈从小就在临江街道土地后南门踩沙滩长大。十几岁开始就在修理厂当学徒,一直干到现在,是地地道道的“老南门”。

  在老陈的印象中,土地后这一带过去是一片长长的海滩,放眼望去,满是沙子,长满野草。老陈还是小陈时,就是在这片沙滩上玩沙子长大的。6岁那年,泉州发大水。当时,防洪堤还没有建起来,大水一下子就冲进村里,街上、房屋里到处是水。老爸驮着他从屋里逃出来往高处跑,他骑在老爸的脖子上,水从他脚丫子上流过。这是他第一次遭遇洪水的袭击。

  当时建起的防洪堤,有的还是土堤,老陈家的那一段是石头砌的,闸门拦水用的是木头加泥土。闸门两边各有两个槽口,洪水要来时,就用木头垒砌起类似筑土墙状的夹层,中间灌以泥土,形成一道牢固的“土木墙”,以阻挡洪水的入侵。这样的闸门,靠的是手工操作,一旦天下雨有洪水要来,一定要提前预防,提前下闸,因此对值守人员的敬业精神要求特别高。1971年凌晨时的一场大雨,因洪水从上游狂奔而下时,值守人员未及时发现,关闸太迟,关到三分之二时,洪水带来的高水压使水闸无法合拢,水从临漳门灌进来,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街上横冲直撞。当时,天还没亮,惊慌失措的人们急忙往外搬东西,向高处撤退,满街跑的都是运东西的货车。市区街上积水有80多厘米深,一直漫到涂门街与新门街的路口。

  防洪堤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经历了几次加固、扩建,老陈印象深刻的有三次。一次是1956年,即防洪堤建好的次年,一场大水涨到堤顶部,风一吹,雨就漫过堤顶灌进来。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加高,那次抬高了1.2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又加高加厚了一次。还有就是1999年的整治,这是力度最大、时间最长、成效最明显的一次。这次整治,将部分原有防洪堤拆了向外移,滩涂摇身一变成了公园。

  现在的防洪堤,用老陈的眼光判断,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铜墙铁壁”,也成为风光旖旎的泉州“外滩”。

  蔡聪耀:大背景造就“一号提案”

  1998年,九江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泉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整治晋江下游防洪堤,如何高瞻远瞩整治好防洪堤,成为当时市民关注的焦点。

  这时,泉州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泉州市委员会建设系统支部主委蔡聪耀委员认为,原有防洪堤仅为30年到50年一遇标准,不少地段还是土堤,不断遭受老鼠、白蚂蚁的侵袭,防洪抗灾能力十分脆弱,应着眼长远来考虑,建议提出建设百年一遇的防洪堤。

  1999年1月,泉州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蔡聪耀委员提交了《关于整治晋江下游防洪岸线工程的建议》,后来,致公党等8个民主党派共同提交了《精心实施晋江下游防洪工程,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品位》提案,该提案被列为当年“一号提案”。

  “一号提案”报送之后,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分别作了重要批示,并召开“一号提案”办理工作会议。当年底,国家计委通过了这项工程的立项。此项工程,成为泉州历史以来一次性投入最大的防洪工程。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