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圆明园需要多少水?出路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4:27 人民网

  王如松(中科院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公众听证会是有史以来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大规模、最大影响的环境问题听证会,也是一次生态知识普及的社会大讲堂。有人认为这是舆论炒作、小题大做。其实,这种舆论有利于生态知识的普及和全民族生态意识的提高,关系到规划管理、体制法规、山形水系、国计民生。因此这种讨论使得道理越辩越清,岂非好事?

  在万里外的维也纳浏览网站,悲喜交加、百感涌集。高兴,是由于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门对此事如此重视,全社会有这么多专家、公民如此关注和广泛参与;同时,听证会也让人感到“外耻内愚”的关键在愚。

  一个民族最怕内愚,愚就要虚弱,愚就要挨打,愚就要退化;知则兴旺,知可雪耻,知则进化。

  防渗砌岸工程的要害是破坏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山形水系。这里的山形不是自然山脉,而是地形地貌及维系其生命活力的土壤、动植物和微生物区系;这里的水系也不是水池或鱼缸,而是上、中、下游一脉,地表、地下一统,生物、底泥与水一体的流域和水生生态系统。这一山水系统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着西山、海淀与北京城市生态系统,防渗膜的铺设、石材水泥的砌岸和部分原有植被根系的清除,破坏了原地生态系统的形态、功能与活力,割裂了圆明园湿地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联系。去除隔离层、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目的不是不让圆明园有水,而是让它有更多、更活、更持续的水。值得深思的是,作为遗址公园,圆明园迫切需要的是恢复皇家园林风貌还是城市湿地生态功能?

  显然,北京城最迫切需要的是为大多数北京人和后人服务的后者,而非凭吊帝王将相的前者。

  防渗砌岸工程暴露了管理部门、企业界、科技界和普通市民生态意识的低下和法律意识的淡薄。问题的根源有三:

  其一,是认识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作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要以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其社会学基础是以民为本,而不是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在不损害人与自然共生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去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周边的湿地是任何一个稍有生态知识的中国村庄沿袭了几千年的风水规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绝不是什么环境主义回归自然的天方夜谭。

  其二,是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我们的管理部门职责分得很细:园林、环境、文物、旅游等等,但却缺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协调机制和综合管理部门。

  水利部门伤脑筋的是来水太少,而城建部门的麻烦在污水太多。一方面圆明园湿地嗷嗷待哺,另一方面近在咫尺的清河污水处理厂每天40万吨处理后的污水,以及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每天2万至4万吨深度处理后的中水又白白流掉,而生态工程师们却眼睁睁看着圆明园的湿地净化功能不能为净化中水、活化首都水系作贡献而望园兴叹。各部门管理工作只围绕主要矛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环境与经济脱节、生产与消费脱节、厂矿与区域脱节、企业间横向耦合松散、废物制造与还原脱节,人人管自己。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还常常发生。未作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工的大型工程在北京发生过多次(如前年的西北五环路建设,由于经过圆明园、玉泉山地区,生态问题比较敏感,但工程快完工了还没作环境影响评价),由于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处罚不够严厉,只是“下不为例”,不足以警示后来的违法者。

  其三,是科学还原论主导。科学技术是以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起来的还原论和机械控制论方法为主导,将我们祖先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如大禹治水的生态控制论方法)置之度外。数理化,天地生,地矿水,社会、经济、自然学科划分很细,但就是没有一个将各学科横向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导致处理问题将系统的外部关联完全切断,以至人们认为保持圆明园滴水不漏就是保护环境,让圆明园绿茵红墙、歌舞升平就是服务社会。听证会上一些领导和专家的线性思维方式正是这种还原论教育的必然结果。工程建设中物理方法至上,常常忽视系统的自调节、自适应的生态活力,环境整治以末端治理为主,单纯追求大型污水处理厂、大型单功能发电厂、大型垃圾焚烧厂,也是这种还原论方法的集中体现。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定位应包括自然生态遗址、文化生态遗址以及外侮内愚的国耻遗址。圆明园防渗砌岸工程危害的不仅是山形水系的自然生态,也割断了城市生产———生活———还原环节间的循环经济联系,其生态、经济的损失和社会影响显而易见。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相信那层塑料防渗膜在通过科学论证后会找到合理的归属,相应的补水生态工程也会尽快上马。但那层思想上隔离人与自然联系的“愚人膜”如果不能揭开和去除,服务首都城市生态的涓涓流水就不会活起来。

  生态学是人类认识环境、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自然哲学,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学和美学,是科学与社会的桥梁。让我们以这次圆明园风波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一场人人都来自觉地关心、保护、改造和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关心生态就是关心人本,建设生态就是建设社会。来源:《新京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