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论点摘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08:14 光明网-光明日报

  实践哲学研究的反思

  实践哲学的复兴不仅是上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最可注意的事件,而且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向。但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人们似乎并未摆脱理论哲学的思维方式,试图以理论哲学的方式构建实践哲学的体系,其结果是使实践哲学的研究本身陷入了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因而有必要对已往的实践哲学研究进行一种反思。为此,《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发表了一组文章,试图对我们的实践哲学研究进行一种反思或深化。这些文章分别对实践哲学研究中的“泛实践论”倾向进行了批评;深入探讨了作为西方哲学源头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所隐含的制作图式问题;对近几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发展,从超越形而上学这一根本性视角进行了反思。

  论创造性认识

  胡敏中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创造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本质的和内在的方面。从认识对象看,创造性认识是以新的认识问题或认识矛盾为对象的;从认识主体看,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即创新主体才能从事创造性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看,创造性认识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特殊认识活动;从认识特征看,创造性认识的本质特征就是其创造性;从思维方法看,创造性认识的思维方法也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它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认识结果看,创造性认识是能获取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

  孔子的“三忘”精神

  葛荣晋在《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孔子对其“三忘”精神的概括和说明。所谓“三忘”精神,即“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和“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孔子的人生,可以说是勤奋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和不老的人生。他的“三忘”精神,既充满着“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也洋溢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儒家道德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深思之,于现代亦有意义。

  道德与宗教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的根据何在?此乃人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各民族的进化史上大都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把道德置于宗教的基础之上,以对神的敬畏作为道德的根据。张世英在《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撰文,意在探讨一种“没有宗教的道德”的根据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道德决非可有可无之事,但道德可以不需要主宰人间祸福的“上帝”或“天”作依据。作者结合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主张以“万物一体”作为道德的根据。作者强调要以对“万物一体”的崇敬之情代替“上帝”和“天”,以重振道德的权威性,让我们的民族把讲道德、尊重道德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