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北极科学考察“联合国”成员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09:0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昆明4月18日电 记者宣宇才报道:“中国已经成为北极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接纳中国成为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主席普利斯科(Prisco)宣布。 18日在昆明举行的2005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上,各国科学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加入北极科学考察的“联合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大会发来贺信。他说,北极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极地,造福世界人民。 据普利斯科介绍,新奥尔松科学管理委员会是北极研究中唯一一个国际研究站,是为了协调在新奥尔松地区各个国家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而成立的,类似于北极科学考察的“联合国”。目前已有挪威、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中国等国家在新奥尔松地区建立了北极考察站。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供各国专家交流研究成果,共享野外作业实验条件和观测数据资料,同时注意避免科学活动对环境的破坏。目前北极科考越来越国际化,挪威大气观测站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大气研究的科研基地,即将建成的海洋实验室,也会成为海洋学的国际联合研究平台。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说,我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北半球国家,北极地区的自然过程及其变化对我国海洋、气候、生态环境等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进行北极科学研究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9年和2003年我国实施了两次北极科学考察。考察以“雪龙”船为支撑平台,在白令海、楚科奇海以及加拿大海盆开展海洋、冰雪、大气、生物、地质等多学科立体综合观测,获得了大批宝贵的现场数据和样品。2004年7月我国在挪威斯匹兹卑尔根群岛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支撑中国在北极地区长期深入地开展多学科研究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今后,我们仍将进一步加大对北极的研究,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北冰洋科学委员会主席派尔(Pyle)高度赞扬了中国对北极考察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说:“中国在对北极的研究开发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科学家在冰川、海洋、生态、极地科学等多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与中国合作的空间。” 北极是全球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引起大气、海洋、陆地圈层的巨大变化,对这一区域的科学考察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课题。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是涉及北极事务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会议机制成立于1999年,每年举行一次,集中交流有关国家在北极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探讨相关领域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等问题。今年会议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22个国家的100余名极地科学家参加会议。会议将集中讨论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以及2007—2008国际极地年中的重大项目。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19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