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武汉:“课改”的“齿轮”卡在了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19:08 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张志峰

  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争论:去年秋季,武汉市初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新的《科学》课(《人民日报》2004年8月26日第十四版曾报道)。今年初,武汉市部分政协委员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条件不成熟,呼吁暂停普及。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则回应:课程改革要坚持,《科学》课实验要继续。

  《科学》课由原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4门课综合而成,浙江等地2001年已开始试行,国外亦早有此类课程。2002年,武汉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一套6册《科学》教材。“全国的教改已先行了一步,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科学》课就是在此大背景下产生的。”武汉市教科院有关专家说。

  如今,这一“改革的产物”却遭到了不同的声音。阻力来自哪里?症结又在何处?

  《科学》课开得是否仓促?

  去年暑假,武汉市教育局组织部分《科学》课老师仅进行了20多天的培训,给教师配了教辅资料,要求各校成立《科学》课备课小组。原来的单科老师,现在要把4门课的知识全拿下来。

  武汉某中学《科学》课备课组组长李老师说,上个学期,不少学校的《科学》课老师不太适应,毕竟每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有的学校缺师资,还有的学校缺少相应的实验仪器,部分老师对此有想法。这学期有所好转了。

  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教育局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现在不宜讨论这个,以免对家长造成压力。”

  武汉市的一些中学负责人则不愿接受采访,因为“有的学校对课改持保留意见,局里坚持要推行”,很尴尬。

  教育局是主管部门,学校处于育人一线,他们各有苦衷。那么,这项“课改”的推行是否显得仓促呢?对家长的压力又是什么呢?

  “孩子将来要高考,耽误不起!”

  《科学》课是开给学生的,最着急的却是家长

  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昌区的几所中学,不少学生认为《科学》课比以前的单科有意思,做实验的机会多了,课堂讨论多了,老师讲的和实际生活更近了。

  武汉市某中学《科学》课备课组组长李老师说,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挺喜欢《科学》课。上课形式多了,大家可以大胆想像,自己设计实验。另外,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减轻。李老师在武汉郊区某农村中学上课时,学生反应也不错,很活跃。

  家长的担心在于:初中学习一门综合的《科学》课,到高中后又开始学习四门分科,高考时考一门理科综合。这样分分合合是否恰当?孩子的知识基础能牢固吗?“许多家长担心四门课程合成一门后,内容压缩了,孩子的知识有漏洞,影响将来高考,不少家长让孩子上‘培优’班。”李老师说,“学生们不考虑也不懂现在对高考有什么影响,叫苦的都是家长!”

  改革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学》课教材主编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胜祥强调,知识不等于科学,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关系到下一代的素质。《科学》课重在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培养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

  去年秋季开学时,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课程改革要和教学改革相适应,开设《科学》课是一种的探索,也是一种趋势。

  一些家长说,让孩子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是对的,课程改革当然也可以。但我的孩子将来要参加高考,如果改革,请不要拿我的孩子做试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武汉大学社会系周运清教授认为,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单项的革新都必须有配套工程,否则就容易卡壳。开《科学》课意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下一步面对的却是选拔性、淘汰性的高考,两者在对接上似乎不完全吻合。此外,新事物的推行还要考虑时机、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接受程度。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