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谈·回声:老城新市(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3:46 金羊网-新快报
  安文江(作家,佛山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

  从现代城市的发展看,很多老建筑占地面积大,被拆掉建高楼似乎是难以阻挡的趋势,但若干年后回头再看像北京这样的古都,如果到处只剩高楼林立,再也找不到古老的文化气息,那留给后人的将是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个矛盾如何调和应引起当局的高度重视。我祖籍浙江定海,谢晋曾被定海保护完好的古建筑所深深震撼,但当他要去那里拍摄纪念鸦片战争的电影时,却发现那些古建筑已被全部推平,这成了破坏古建筑的一个反面典型,谢晋为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我觉得在当年“文革”的环境下,选择死可以理解,但活下来并非就没有气节。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原是颁予老舍的说法我也听过,虽未获确认,但我觉得是可信的。老舍的作品风格接近俄罗斯,他受欧美的影响很大,作品没有很重的政治色彩,所以更容易被西方所接受。目前我们国家每年都有近千部作品诞生,却拿不出真正的让世界承认的作品,所以不是人家亏待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的水平还不够。

  赵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传统城市不适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所以一个城市需要更新,但另一方面文物又需要保护,这是一个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很多国家的做法是划出建筑风貌保护区,就是在旧城区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旧建筑会得到完整的保留,对新建筑的风格也有明确的限制,以求保持这个区域内的建筑风貌。不过在我们国家,城市土地市场开放时间短,土地升值潜力大,城市建筑更新的速度过快,所以保护旧建筑的问题就容易被忽视。

  从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特点来看,北京确实需要保留四合院。但由于新旧城区的交织已成现状,只能保留一部分比较集中的、典型的或者建筑质量较高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
深谈·回声:老城新市(组图)
  李江涛(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

  老建筑拆与不拆,要考虑到城市建设成本,还要依据《文物保护法》。不是所有的古建筑都不能动,但是城市改造应该把眼光放远,不应急功近利,要协调好。中山市在旧城区外建新城区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

  目前用地矛盾在我国是个大矛盾,人均拥有耕地不到1.4亩,存在粮食供应问题;另一方面,居民居住地方也有限,因此旧城并非不能利用,需要改建的还是要改建。毕竟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无可奈何的,虽然大家都说有历史价值的要保留,但是急功近利的人和事还是不少。

  高国杰(广州玖玖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有一定历史年代的建筑(包括民居)的改造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专家学者的看法也不一致。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中国又是人多地少,居住环境比较拥挤,要改善就要建高楼,因此一个城市要发展,“拆旧”肯定少不了,因为“拆旧建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是必然的,但一些有价值的、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古建筑则应作为文物保留下来。

  另一方面,“建新”的时候也不能乱建,不能“天下一大抄”,应该尽可能选择能体现本城市特色的建筑元素。

  何国明(房产公司经理)

  一般说来,国人比较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特别是自杀,人们通常会认为人性懦弱才会去自杀。舒乙先生很坦然地谈起其父自杀的原因,是因为老舍并非懦弱,而是因为他将自己的艺术生涯看作自己宝贵的生命一样,如果他的艺术生涯无情地被剥夺的话,那他肯定会毫不迟疑地选择结束生命。在那个时期,杂文家兼剧作家吴晗、历史学家翦伯赞、京剧大腕马连良等都是这样结束自己生命的。
深谈·回声:老城新市(组图)
上图:上期《田炳信·深谈》(2005年4月13日)

  (日京/编制)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