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灰霾考验合作机制(潮涌珠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5:0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苗凡卒

  在过去的一年中,广州、香港、深圳和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居民都感受到来自天空的巨大压力,灰蒙蒙的阴霾天气在这一年里大幅上升,其中广州、深圳的阴霾天气就超过140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专家的回答是:第一,先天不足;第二,后天失调。先天不足,是指珠三角的上空常年存在一个逆温层,它像一个盖子,把地表附近的空气污染物盖在下面,不能自然流通净化。后天失调,是指在珠三角的工业化过程中,有四种颗粒排放物大量排放,形成灰霾,这四种排放物是:主要来自火电厂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的氮氧化合物、工业粉尘、氨气。

  对于天空的逆温层,我们无能为力,也无须改变。我们所能做的,是努力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其实,早在珠三角的灰霾天气引起居民关注之前,就已经引起了粤港两地政府的关注,并采取了诸多有成效的措施。

  虽然对灰霾天气的治理正在粤港合作的层面上有序展开,但这种治理的力度远远赶不上污染发展的速度。

  我们不妨看看与二氧化硫有关的一组数字。在2002年发布的《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质素的联合声明》中,二氧化硫的治理目标是2010年排放量要比1997年减少40%。1997年,广东省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69万吨,根据当时的预测,如不加治理,到2010年,广东省的二氧化硫排放将达到110万吨。可是,在目标公布两年之后,广东省去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110万吨。仅用两年,我们就实现了8年的“污染目标”。

  在灰霾天气形成的四个主要污染源中,二氧化硫八成来自大中型火电厂,比起其它分散的污染源,它的治理难度相对较低。可是,据广东省环保局局长李清介绍,广东的火电厂只有不到装机容量10%的机组安装了脱硫设施。同时,机动车的快速增加和有关政策法规的配套不完善又使机动车尾气排放处于“失控”状态。

  权威的数据和广大居民的感受是完全一致的。表面上看,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治理不力有关,可是,透过现象,我们看到的却是大气污染治理所面对的共同难题,就是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地方如何携手合作,共同治污。

  在根治灰霾天气的目标下,整个珠三角携手合作,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选择。可是,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污过程中,人们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观念上的阻碍。比如说搭车心理。因为治污要投入大量财力,有些经济实力稍差的地方可能会认为,如果别处都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个别地方即便治污力度稍弱,也能搭车享受治理的成果。再比如说虹吸效应。治理大气污染肯定会造成一些企业的关停并转。珠三角虽然同为经济发达地区,但内部的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地方可能还会有短期行为,利用别处治污造成的产业转移,降低本地环保要求,趁机吸纳一些别处淘汰的产业。

  由此可见,珠三角摆脱阴霾天气的困扰,需要整个地区用集体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珠三角的各地政府和全体居民,都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粤港合作治理空气污染的框架下,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促使我们共同的这片天空更纯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20日 第五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