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独俏一枝春——读《潮汕历代墨迹精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0:12 大华网

  最近,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潮汕历代墨迹精选》,这本精品选是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黄舜生带领编辑人员遍访行家及藏家,广罗资料,历时整整一年,从收集到三百多幅墨迹作品中挑选出来的精品。艺海钩沉,独领风骚。这本墨迹精选的问世,是继编者所辑《潮汕十四家遗墨》之后,在发掘、整理、研究地方书法史方面的又一突出贡献,以实物资料,全面而系统地显示潮汕书法发展的轨迹,并以其学术上的高品位,以及美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为潮汕书法创作的繁荣与理论研究提供了极重要的艺术信息。正如汕头市委副书记蔡宗泽在《序》中所说的:“这件文化盛事在潮汕文化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而这些作品无论题材、数量、质量无疑是一流,它将改变潮汕历代书法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关注的状况,这对于提升群众的欣赏水平,繁荣岭东的书法艺术,扩大潮汕文化的影响力,意义重大。”我觉得这部书的特点可以“三多”、“三强”来概括:

  一是时间跨度长,人物多。这部书中,收入作品的时间从宋代至现当代,跨度近一千年,共有130名历代潮籍及曾在潮汕长期生活且对当地文化有过影响的名人入编,精作荟萃,蔚然大观。二是收入范围广,形式多。《潮汕历代墨迹精选》中,收入的范围包括古时的“潮州九县”,即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和梅州市的大埔、丰顺二县,地域广阔;在作品形式中,既有常见的中堂、对联、条幅、扇面,又有信札、题词、手稿,真是原汁原味、琳琅满目;在作品来源上,除了广东省内外、潮汕本地多家文博单位和民间私人收藏的名家书法作品外,还有部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港澳台地区。三是作品水平高,精品多。明末的吴殿邦、罗万杰在书法上成就杰出,他们的作品突破元、明以赵孟頫、董其昌为首的传统帖学局限,大胆创新,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高度,在广东明代书坛中独树一帜。清末民国的林伯虔、符翕、王延康、曾习经、范家驹、王鼎新等书作内涵丰富深厚,书风秀逸,在潮汕书法史上写下最具魅力的一页,同时,开拓了碑学与帖学结合的基本格局。后来的王显诏、陈运彰、郭笃士、陈大羽、赖少其不仅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东南亚及港澳台一带以至省、全国书坛也是书名卓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三多”外,还有三个方面也是值得一提:一是欣赏性强。书中收录的作品经编者的精心筛选,不仅内容完整,品相上佳,在书作使用的质料方面,除了传统的白底宣纸外,还采用金笺、红笺、绿笺、彩笺等等,纷繁多采,令人目不应睱。二是史料性强。本书中收入的作品很多都是第一次面世,信息量十分可观,例如第一位入选者――宋代潮汕著名医学家刘昉,他于绍兴三年(1133年)在唐代《范隋告身》书有一则题跋,此题跋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刘昉不仅是潮汕古代有墨迹存世的第一位书家,而且也是岭南有墨迹存世的第一位书家,比历来被认为是岭南墨迹存世最早的书家白玉蟾还要早出几十年,其史料价值以及在潮汕乃至岭南书法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已经成为南京博物院馆馆藏珍品。三是代表性强。书中的作者有许多名字虽为潮人所熟悉,但却不以书法名世,不过他们的书法水平,也反映了作者的丰富修养和深厚底功,可谓是独放异彩。如历代重臣,明代礼部尚书黄锦、晚清北洋大臣丁日昌、中国首任驻日本大使何如璋、遗臣曾习经;又如国家级学者、著名诗人邱逢甲、潮汕第一位博士张竞生、著名哲学家杜国庠、经济学家许涤新、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以及名教授黄仲琴、黄际遇、黄勖吾、李沧萍、詹安泰等;另外,不少以画名世的画家书法水准,可同全国的一流书家相媲美,例如黄璧的狂草当称为清代之佼佼者;入编者还有受顺治帝器重的释道忞,抗日战争时期,在潮州开元寺刺舌血写经,祈祷世界和平的释智诚等高僧;中国第一代电影家蔡楚生也有一帧行草书题词入编。以上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潮汕书法风格嬗变过程和艺术成就,这与风靡全国,流韵海外的潮汕戏曲、音乐、民间文学、工艺、国画、版画、水彩等,都堪称岭东地区的瑰宝家珍。

  书法是一种无法与传统相割舍的艺术。潮汕的书法也必然与潮汕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潮汕历代书法精选》的出版是弘扬潮汕文化,创造理论研究良好风气的一次重要举措,更是书法界同仁对建设文化大市战略的一个积极响应。(蔡仰颜)(来源:《特区晚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