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2:35 兰州新闻网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西固:找回应有的历史地位(组图)
  打造新型石化城的工作在西固区全面铺开。“这个工程的重要性、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就如同再建一个兰炼和兰化。”

  西固区虽地处西部,但其经济地位及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长久以来,由于资金、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它的经济优势无法得到最大的发挥。给西固以“特权”,就是要强化放权与让位机制,“婆婆让位,媳妇当家”的先进经验在许多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面已经得到了体现。———记者感言

  我们眼前的老工业基地西固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那么,新型石化城的辉煌与梦想,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甘肃的版图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建国几十年来它的发展和变迁一直牵动着全省经济发展的神经,这个地方就是兰州西固。《兰州市志.地方志》载:西晋,公元314年,金城郡治迁至金城县(今兰州西固城)。并开始在这里筑城,这是历史上在兰州筑城之始,但其后该城毁于战火。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郡改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后治金城(今西固城)。兰州之名,始见诸史册。

  从政治变迁、文化沉淀、军事地位等因素的历史沿袭来看,西固对于兰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建国后西固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选择这些历史性的优势,它的发展空间更多地定格在经济领域上。上个世纪50年代初,被称为中国炼油业长子的共和国第一个炼油厂在西固建成投产,随后兰化也在西固落地生根。兰州炼油厂和兰州化工厂是“一五”期间国家的重点项目,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和化工业的摇篮,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大政策的改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初期,传统老工业基地经济普遍衰退,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这种现象逐渐席卷全国,西固也没能躲过这一劫。

  对于西固而言,如果没有符合实际的良好机制,它所拥有的技术、资金、政策等原始层面上的效应就无法得到有效、持续的发挥。西固在物流涌动的热浪中长久地沉寂着。

  这种表面上的沉寂背后蕴育着巨大的复苏潜能。

  如何尽快完成从依靠输血到自身造血的嬗变?我们在西固采访时找到了这个答案。

  新型石化城梦想从这里开始

  2004年春节刚过,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把西固区作为经济治理的重点,决定用三年时间,力争使石化城以“三年变样,五十年不落后”的面貌崛起。

  采访

  西固区委书记姚国庆是一个性情谦和的人。在采访前听人说姚书记属于那种“处惊不变、老成持重”的官员,可是在谈到西固今后的发展和变迁时,这位“老成持重”的掌舵者却难掩内心的激动和欣喜。

  让姚国庆激动的是这样一个信息:2004年春节刚过,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把西固区作为经济治理的重点,决定用三年时间,力争使石化城以“三年变样,五十年不落后”的面貌崛起。

  新华社消息称:中国西部工业重镇兰州从今年起计划斥资30亿元人民币,用三年时间对该市西固区的石油化工城进行“美容手术”,打造新型石化城。

  谋定而后动,省上的决心也给多年来一直寻求突围的西固人吃了定心丸。

  “实际上,西固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多年来都始终处于全省的前列。”姚书记说,西固的工业目前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多,占兰州市的一半以上。根据2004年的统计,西固区的经济增长率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效益是6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在这个数字的背后,让姚国庆最满意的还是工业经济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我们始终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支持一批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正是在这个思想的主导下,打造新型石化城的工作在西固区全面铺开。“这个工程的重要性、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就如同再建一个兰炼和兰化。”西固区政府的官员们这样说。

  在这个基点上,姚国庆和西固区委、政府一班人向我们描述了构建新型石化城的蓝图。它至少包括了4个方面的内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加强工业区特色文化建设。这4点,也和刚刚上任的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对西固调研后的意见不谋而合。

  我们在区委办看到了一份特殊的文件。主题词是“打好新型石化城建设硬仗总指挥部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区委、区政府有份量的人物都赫然在列。挂帅的是区委书记姚国庆和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虎林,成员则包括区上所有常委、政府副区长和区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一把手。“这是一场硬仗,我们必须要把它拿下来。”姚国庆告诉记者,打造新型石化城只是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两个经济强区。

  这个在百姓眼中的“复苏工程”,它的系统性和艰巨性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役。因为它几乎含盖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方方面面。而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则是这场战役的“桥头堡”。

  任产业结构调整指挥的区委副书记郭平这样阐述他们的目标:按照“围绕产品抓企业、围绕企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经济”的思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区、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密集、工业优势突出、科技优势明显的有利条件,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工业上做大增量、做活存量、做大做强企业,从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持续发展动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2005年GDP达到150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而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16.5亿元,增长12%.”

  根据近几年西固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样的一个目标是不是期望值过大?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吗?

  定这样的目标决不是空穴来风。

  我们还是先看一组数据吧。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公司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的4大工程(24万吨/年乙烯工程、300万吨/年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6000吨/年的超分子筛装置、500万吨/年的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建成,对于沉寂了近十年的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的西固来说,无异于注入了活力。

  2005年2月11日,西固区政府区长李虎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说:“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1亿元,增长14%,比上年净增25亿元。而区属工业和地区固定资产的增加值是10年来最快的一年。”

  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才成为管理者制定目标最有力的依据。

  甘肃省省长陆浩在做客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时曾说:从我们国家来讲,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全国都面临着工业化这么一个目标,作为甘肃来讲,也应该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所以省委省政府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我想这是我们增强甘肃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姚国庆心中早有一个既定的目标,西固区将提前8年于201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指标翻两番的目标,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把西固区建成西部经济强区。

  随着新型石化城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这个目标离西固人越来越近了。

  地企联动迎接新一轮发展

  在兰州甚至甘肃工业经济的发展史上,西固永远是当之无愧的“大哥”,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采访

  我们可以想象,50年前百业待兴的西固,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上欢快的机器轰鸣声,到处都是操着南腔北调口音的外乡人,他们把青春和命运交给了原本荒凉的大西北,也把根留在了西固。建国几十年后,我们依然认为“兰州是座移民城市”,虽然这种观念现在还被大多数固执的老兰州人排斥着。

  兰炼兰化的辐射和影响,给经济刚刚复苏的兰州市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而企业和地方联手发展的雏形也在这个时候形成。“唇齿相依、共同发展”成为地方和企业最基本的共识。

  我们可以想象,20年、30年前,当一辆辆通勤车,每天拉着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喧闹地穿梭在兰州市与西固区之间时,“在西固上班”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对于西固城的发展和变迁,老西固人说起来总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自豪。“西固曾经是兰州的光荣与梦想。”这是我们在西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从现有的资料看,国家“一五”建设期间,兰州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2个工业中心城市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兰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之一。根据“一五”规划,全国156项骨干工业项目中有4个项目布局在兰州,同时国营504厂和国营471厂也决定在兰州建厂。以上这些工厂都设置在兰州市西郊的西固区。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兰化、兰炼等石油化工企业在西固地区的兴建,甘肃省、兰州市也相应确定了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在1955年至1958年,先后建立了甘肃省建筑构件公司、甘肃省第一建筑机械制造厂等企业。至此,西固工业基地基本形成。

  随着西固工业基地的逐渐发展和壮大,西固区的人口从20世纪50年代的11万人,增加到目前的35万多人,兰州市的人口也从建国初期的市区20多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80万人,成为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着兰州的发展。而维护驻区企业利益、合理实现地方和企业之间的有机联动,则是西固区委、区政府历任领导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互利互惠、联动发展”是这项工作中的精髓。驻区企业的利益、生活生产环境也一直牵动着管理部门的神经。

  “地方和企业之间首先要有一个大‘家’观念,这个家要方方面面共同来维护和建设它。而作为地方政府部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为驻区各企业作好后勤部长。”姚国庆书记和区委、政府一班人对于这一点认识非常清醒。我们在一些驻区大企业的门前也常会见到“地企联手谋发展、全民创业谱新篇”“地企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永久性标语。

  “这也是多年来的一条惯例,服务好了也就有了感情,关系自然更加融洽。”姚国庆这样说。西固区现在有驻区企业1000多家,老工业基地改革过程中遗留的就业问题和引发的新矛盾不断产生,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面前。

  “有问题就要解决,今后一段时间内西固就是要在大服务的前提下,在发展中解决矛盾。”事实上,西固区领导眼中的这种服务意识在我们看来包含着诸多的“奉献”因素在里面。在政策优惠、土地优惠、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西固区多年来始终走在省内依托企业型城市的前面。而总投资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完善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的西固区新型石化城建设,对于驻区企业来讲,他们的受益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

  老工业基地的新春天

  几乎是在环保意识复苏的同时,西固的城市改造和基础建设工作也全面铺开。

  采访

  每次看到央视的空气质量报告,相信每个兰州人心里都会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