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氯生”是一帖“清醒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7:20 扬子晚报

  一个许多国人以前闻所未闻的化学品名词“三氯生”最近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用牙膏刷牙究竟有没有致癌的危险?牙膏还能不能用了?被波及的牙膏品种、品牌越来越多,专家或澄清、质疑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今天《人民日报》驻英国记者的一则报道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三氯生”带给我们的是现实的威胁还是实验里的一家之见?是我们自我保护意识特强,还是反应过敏“自己吓自己”?这盆“冷水”或许能让我们清醒。

  根据这则报道,“三氯生致癌”最早出自英国《标准晚报》,而到目前为止,英国主流媒体对此仍未做任何报道。更具有戏剧性的是,取得这一科学发现的美国科学家昨天也出面澄清:研究不等于警示,媒体对他的发现断章取义,反应“过度”了。

  不知道看了这位老兄的“澄清”,国内近来担惊受怕了几天的公众是一种什么感觉。当然“戏”已经开演,围绕“三氯生”的争论是否能就此打住,也不完全由得这位老兄做主;但按照一般的逻辑,“事主”既然已经态度明确,把刷牙说成立马能够致癌,最起码现有的科学发现并不能支持这种论点。

  但仍然有一个细节让人感兴趣:远在美国的科学家做的研究,在英国的一张小报上发了一条简单的消息,“进口”到国内被炒到了极致。如果据此就得出结论:外国的科学家比中国科学家高明、外国的老百姓比中国老百姓成熟,这也有失公允。从“苏丹红”到炸薯条,从“毒香肠”到“毒大米”,一波接一波的“食品危机”、“健康危机”冲击着国人的神经,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生命安全时刻面临着不可预知的威胁的时候,还能坦然相对呢?如果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对这些“危机”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当我们的专家们在如潮的舆论面前也丢失了科学判断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又怎么能苛求每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承受自己不该承受之重呢?而同样令人担心的是,当一次又一次似真似假的“危机”、似是而非的辩论,考验着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科学知识、辨别能力的时候,我们的神经还能坚强多久?我们还能应付多少这样的考验?

  所以,即使最终这出“三氯生”大戏被确定为是国人的“虚惊一场”,我们也不要仅仅把它视作一个笑话、一出闹剧。我们在庆幸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一个在危险面前麻木不仁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在危机面前理智应对、方寸不乱的民族是真正成熟的民族。薛兵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