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门新旧领事馆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3:08 东南早报

  “万国领事馆”结局不一

  早报记者卢古质实习记者丰晓飞文/图

  踏上鼓浪屿,追寻曾经的“万国领事馆”。记者能够想起的只有“物是人非”这四个字。英国、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家都曾在鼓浪屿建立领事馆,其建筑基本保持原样,但目前的用途却是五花八门。而西班牙、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在鼓浪屿上的领事馆建筑则基本销声匿迹了。

  原英国领事馆:让位景区管委会

  鼓浪屿鹿礁路16号,“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与之隔壁的另一座编号为鹿礁路14号的建筑则是一家旅游公司的办公场所。这两座建筑为三层红砖楼,四角出砖入石,结构方正严谨,落地门窗,均配百叶调节阳光,挡避风沙,还饰有壁炉。

  如果没有人提醒或者事先查看过相关的资料记载,人们很难知道这就是分别建于1844年以及1870年英国领事馆的建筑———这两座建筑与鼓浪屿上其他建筑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如今“大英帝国”领事馆的牌子已经随着厦门的解放而拆除了。

  拆的不仅仅是牌子,领事馆楼前那座狮狗墓,也成了厦门人民支援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的“牺牲品”———1957年当埃及人民保卫苏伊士运河,维护民族权利时,英国侵略者不顾国际公法,悍然出兵埃及,梦想保护昔日那个“日不落帝国”的威风。埃及人民奋起抗击,关闭了苏伊士运河。厦门人民为支援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义愤填膺地砸毁了领事馆前的那个狮狗墓。

  如今,站在这两座建筑前,已经看不到那个狮狗墓的踪影,天天挂着的耀武扬威的米字旗也已经成了永远的记忆。

  拆除牌子只是第一步。接管了领事馆建筑并作为管委会的办公场所后,有关方面又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多盖了一层。这一切对于已经在鼓浪屿生活了70年的陈老先生来说,中国人在要回了尊严的同时,底气也更足了。

  原丹麦领事馆:大门紧锁烧烤用地

  在已经在鼓浪屿生活了70年的陈老先生的印象中,临海的原丹麦领事馆建筑跟以前相比变化不是很大,仍然保存得比较完整。

  陈老先生提到的从海底穿过的电报线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不过透过紧闭的铁栅栏,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烧烤用地”这四个字。只是未见有人在此活动。

  原日本领事馆:厦大教工成主人

  记者在经过鹿礁路时,发现不少游客在导游的引导下在两座稍显古老的建筑前驻足。在这两座建筑的一个门口,有厦门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4月1日设立的一个牌匾:“重点风貌建筑,编号:A-21,鹿礁路24、26、28号(原日本领事馆),建于1898年。”

  导游说,1928年7月,日本人又在领事馆右侧建造了两幢红砖楼,这两座典型的日本现代建筑当时一为警察署本部,一为宿舍。

  走近曾经的日本领事馆本部,可以看到门前的一副“对联”“厦大科教宿舍,禁止游客参观”。此时正值中午,厦大科教宿舍显得那么的宁静,按照前厦门博物馆馆长龚洁的说法,改成厦大科教宿舍后,这座建筑的整体建筑风格基本上没有改变。

  但是,在如今的厦大科教宿舍内还能找到当年日本领事馆的一些影子吗?“禁止游客参观”使得我们不忍心去探访当时的日本领事馆内部如何被改成了居家环境。但是,一位导游告诉我们,改成教工宿舍已经很久了,要从家居环境里找到当年日本领事馆的一些“遗迹”很难。

  与日本领事馆建筑相隔不远的是原日本领事馆警察署以及宿舍,这里如今也是厦门大学的教工宿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两座建筑曾经用来拘禁、残害爱国志士和无辜群众。

  在这两座建筑周围转了一圈,记者碰上了一个从这两座建筑走出的一个老者。问及曾经的地下监狱的出入口时,这位老者只是摇摇头,或许是不清楚,或许是不愿再提。

  曾经的以殖民主义为特点的领事馆多数没落了。解放后,在正常的外交关系下,一些国家开始在厦门设立正式领事馆。新加坡和菲律宾就是其中的两个。不同的是,这两座领事馆并不在鼓浪屿,而在厦门岛内。

  新菲两国在厦设总领事馆

  解放后,先后有菲律宾、新加坡在厦门设立领事馆。

  厦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是厦门市政府主管外事工作的职能部门。来自该办公室的网站有关资料表明,1994年11月,菲律宾驻华大使馆正式向外交部提出要求在厦门设立总领事馆。同年12月两国就互设领馆达成协议,菲律宾驻厦门总领馆领区范围包括福建、广东、海南省。1995年1月,菲律宾驻厦门总领馆正式开馆。馆址设在莲花新村凌香里2号别墅。1997年5月,菲律宾驻厦门总领馆领区调整为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

  菲律宾总领馆在厦门设立加强了福建与菲律宾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方便了人员往来,促进了两地间的经贸关系。

  另外,1995年10月25日,中新两国政府就新加坡在厦门设立总领馆达成协议。1996年1月10日,新加坡首任驻厦总领事林明河先生正式抵厦履新。馆址暂设在海景酒店,后于1996年12月迁至湖滨北路19号大华银行大厦办公。根据中新两国达成的协议,新加坡驻厦门总领馆领区范围包括福建省、广东省和海南省。

  新加坡总领馆成立后对促进新加坡与厦门两地在经济、文化、教育、旅游、技术及人员交流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原荷兰领事馆:消失于商业店铺群

  按照资料记载,荷兰领事馆的办公场所在如今的鼓浪屿中华路5号。沿着中华路一直寻找,记者只能找到中华路8号,却怎么也找不到中华路5号。

  中华路8号是一家礼品店,店老板说,与他们店隔壁的正在拆建的应该是中华路6号。再往前走时,发现中华路4号是一家酒楼。

  酒楼的一个工作人员为记者指引了原荷兰领事馆的旧址。终于找到中华路5号了,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底层名为“凤凰名店”特产店的建筑。如果没有导游的介绍,游客是不会太予以留意的,因为除了这块地,人们已经无法找到当年荷兰领事馆的影子了。

  而事实上,荷兰为了招募大量华工前往其殖民地苏门答腊、日里开垦烟草种植园,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90年)六月,正式在厦门设立了领事馆,并派驻了领事。从1890年起到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为止,荷兰曾前后派出了14任领事。

  原西班牙领事馆:疗养院与天主教堂

  与原日本领事馆建筑相邻的是西班牙领事馆旧址。不过人们再也看不到西班牙领事馆建筑。在原地,人们建起一座老人疗养院。

  即使是导游,在为游客介绍西班牙领事馆时,也更多地提到了建在领事馆内的天主教堂。似乎天主教堂更能见证西班牙领事馆的开始、发展、结束以及变迁。

  1916年,天主教主教马守仁将田尾的一座楼房与西班牙领事馆交换,于是在该地址上兴建天主教堂。领事馆内的天主教堂建于1917年,源于西班牙圣多明戈会的一个修会。目前管理从龙岩到莆田的80个天主教堂,范围及于半个福建省。

  这座教堂外观雄伟华丽,钟楼上高耸的角锥形塔尖,矗立着一个大十字架。塔尖四角有四个火把形的雕塑。天主教堂的大门和窗户都呈尖拱形,大门四周装饰有一圈三叶草的花纹。尖形的窗框之内,包裹着两尖一圆的几何图。有人评价说,这座天主教堂,是鼓浪屿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典型建筑之一。

  原美国领事馆:外事部门开宾馆

  踏上鼓浪屿沿着海边一路追寻,记者找到曾经的美国领事馆时已经是午后了,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宾馆前的花圃修整花草。这座曾经的美国领事馆如今已成为中国外事部门开设的宾馆。

  鼓浪屿三明路26号。门前有块牌匾,牌匾上写着“美国领事馆旧址,现为永顺金泉宾馆,建于1865年的美国式建筑”。

  这座美式建筑历经同治、光绪、宣统3个皇帝和军阀混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领事馆被日军封闭——战后约于1948年,美国政府派人来厦办理结束馆务手续,有关领事馆善后事宜交由美国上海总领事馆办理,厦门的美国领事馆则借给菲律宾驻厦门领事馆使用。这一过程经历了不少领事,但或许很少有领事预见到,这座美国式建筑将会成为中国外事部门开设的宾馆。

  这位工作人员说,解放后,这座两层美式圆柱红砖楼房曾经是厦门市的干部疗养所,1979年10月又改作福建省海洋研究所,如今产权已归我国所有,由厦门市外办管理,外事部门在这里开设了宾馆。

  厦门同外国8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除了菲律宾、新加坡两个国家在厦门设立领事馆外,还有外国8个城市同厦门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厦门也接待了不少来访的外国政要。

  据介绍,1998年以来,厦门共成功接待了来厦参观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执政党领袖近二十位,同时每年都有几十个外国重要团组来访。新加坡总统王鼎昌、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敏娜、文莱苏丹和国家元首博尔基亚、汤加国王陶法阿豪·图普等都先后来厦访问,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厦门建设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外,厦门已同外国8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分别是英国加的夫郡、日本佐世保市、菲律宾宿务市、美国巴尔的摩市、新西兰惠灵顿市、马来西亚槟岛市、澳大利亚马卢奇郡和立陶宛考纳斯市。此外,还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日本宜野湾市、加拿大北约克市、德国梅茵茨市、瑞典西诺兰省、法国尼斯市、意大利那不勒斯市、匈牙利布达佩斯市、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市、波兰素斯诺维奇市等10多个城市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关系,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交往格局。


 【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