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免税一年访当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4:53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抛荒地”成“香饽饽”

  2004年初,当涂县根据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决定在全省率先全面免征农业税。

  消息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县各地土地纠纷陡然增多,据姑孰镇领导同志介绍,去年该镇调解土地纠纷达20多起。

  不难看出,在政府前所未有的重农政策刺激下,种田有利可图了。彻底免除了农业税,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一针兴奋剂,种粮热情顿时高涨起来,外出务工的人也纷纷返乡,而他们原有的责任田有的已转包给了别人,这便产生了纠纷。

  原来的“抛荒地”成了“香饽饽”,全县两万五千多亩“抛荒地”种上了粮食。

  同时田地转包价格也持续走高,姑孰镇引来客商要在藏汉村采取反租倒包方式置地发展奶牛生产,每亩600元租金农民仍然讨价还价不愿成交。经营了10余年的种粮大户陶建财,种植面积一直在500亩左右,去年,他的农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973亩,比上年增加了1400多亩。

  去年,当涂县免征农业税4161多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减负73.6元。同时,各种涉农补贴资金达2057.5万元,采取固定兑付和流动兑付相结合的办法发放给农民。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72.88万亩,总产达到37.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9%、51.6%。农民人均纯收入3884元,增长31%,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三农”仍是重中重“抢着种地”现象虽然出现,但农民们对未来仍心存疑虑。记者在江心乡吉余村与农民的交谈中,他们精确地算出自己种田付出的成本,以及免税政策给自己的实惠,感到政策好,却又担心种田成本不断增长,实惠被抵消。

  今年,全国多数省都实行免除农业税政策,我省全面推行。其实,取消农业税,每个农民减少几十元负担,这对贫困地区农民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仅仅是个开始。近几年,党中央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支农力度,但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一项一项去落实。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去探索、研究和解决,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县里的同志普遍认为,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取消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英明。他们担心,农村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农业税取消后,土地承包制仍然不变,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农民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今后的粮食市场对于农民来说,始终是未知数,一旦粮价有变,谷贱势必伤农,土地抛荒现象有可能重现,有些地区耕地还有可能被非农产业占用。姑孰镇的领导从去年处理土地纠纷矛盾的实践中,深刻感到,免税后,农村土地区域性的调整扭转,必须要有个相对的时间表,这对于农村土地承包做到相对公平是有益的。

  农民转移最根本免了农业税,农民收入提高有了明显效果,但这种效果是短期的,不具持续性。农村难以扭转的土地制度和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仍然制约经济的发展。姑孰镇关马村农民袁有伟说得好:“农民一家三五口人,种三五亩地,顶多解决温饱问题,是发不了财的。”他是种粮大户,承包了几个村交界的低洼地,没有人要的,有几百亩,他说,一个种田能手,最理想能承包2000亩,这样才能放心加大投入,购置的农业机械可以配套,也不会闲置,能充分发挥作用,收入才可观。

  按照他的想法,一个乡若按3万亩至5万亩耕地算,也只需要15~25个种田大户就够了,即使每户雇用10个劳动力,也最多不超过300人,那样农业的规模效益就显现出来了。

  副县长汪玉春认为,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让农民离开土地,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规模经营,而不是让他们全都回到土地上。要使农民保持稳定的收入增长,就要引导离开土地的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它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制度上的支持,还需要配套的政策,农村的一、二、三产业得到科学、协调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才会稳定,实现小康才有保障,农业现代化步伐才会加快。本报记者李哲夫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