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西会馆硕果仅存的同乡会会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6:01 北方晨报

  ·背景·

  会馆兴起于唐宋时期,而盛于明清,主要是为同乡人来到异乡后提供联络驻脚和对外办事等便利。山西会馆,建于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年间,海州(今海城)商贾云集、贸易繁盛,外商中尤以山东、山西、河北人居多,先后在镇内建起山东会馆、山西会馆和直隶(河北)会馆,作为同乡会会所。·探访·

  4月16日,采访小组来到海城,探访这里北方会馆的典型代表山西会馆,在感叹会馆宏伟、完好的同时,不禁为消失的山东、河北会馆惋惜。

  据了解,山西会馆前身是关帝庙,后因山西商人捐资修缮改为山西会馆,所以当地人习惯称其“关帝庙”。解放后,这里曾一度用作供销社的仓库,1987年起,相关部门先后集资近400余万元对该建筑群进行了全面重修,并重建东西厢房,1996年进行了彩绘。目前,当地文管所和博物馆均在此办公。

  会馆的主体建筑是大殿,殿前的空地上有两块精美九孔透龙碑。大殿气势雄伟、造型别致,整体为砖木结构,前有抱厦、斗拱,昂嘴部分是精致的木质透雕彩色云纹。进入大殿,居中立着关公的塑像,是重修时请鲁美老师按原貌塑的,玻璃钢质地。站在大殿侧面看,殿顶的前坡比后坡长,侧面两山墙的屋檐向外延伸,檐下是

  挡风板,这是北方会馆的建筑特点所在。后殿西侧面墙顶的三角屋脊被脊梁分作六块,分别画着一幅工笔花鸟画,按位置、技法来看应是当时的工匠所画。东侧面墙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修的。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一街之隔的原山东会馆的旧址,那里已是建筑工地的一部分,东侧是步行街广场,西侧是在建的楼群。·声音·

  据海城市博物馆馆长刘强介绍,当年山东会馆的规模比山西会馆大,山门下也有戏台,后因历史原因被毁,只剩下后殿的部分遗存。2003年,那块地方被列入规划,文管所按照测绘图都将遗存物件一一标号运回馆内收藏。今年文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准备复建山东会馆,目前选址工作正在进行中,而后需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了。至于另一处会馆河北会馆,也已经破败,因为资金等原因一直都没有发掘。首席记者王丽颖/文李东/摄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