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松堂医院否认“缓安乐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7:06 北京晨报

  医护人员:没听说过松堂医院否认“缓安乐死”

  日前有媒体报道,松堂关怀医院一位病了26年的植物人病危,医院建议实施“缓安乐死”。但昨天,松堂医院相关人士否认了“缓安乐死”的说法。植物人杜声的家属也要求医院发布声明,拒绝所有媒体的进一步采访。医院说法:从未听说“缓安乐死”

  昨天,记者就“缓安乐死”一说欲采访松堂医院的李伟院长时,该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回答:“李院长已经出国去加拿大了,两周以前就走了。”可当记者询问,李院长头天还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方说具体情况不清楚。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该院所有医护人员都对媒体报道的“缓安乐死”概念很吃惊,因为大家在工作中从来没听说过也没实施过这种所谓的“缓安乐死”。

  今年3月,本报记者曾就安乐死问题采访过李伟院长,当时他曾提出如下观点:为什么还要对没有康复希望的植物人进行抢救?主要意义在于安慰患者家属。因此,在病情无法逆转的植物人出现病危症状时,不采用切开气管、上呼吸机等激烈而且极其昂贵的抢救法。

  是否李伟院长在接受采访时首先提出了“缓安乐死”概念呢?记者拨打了松堂医院提供的李伟院长在加拿大的手持电话,但始终没有拨通,因此无法核实。杜声家属:不堪压力拒绝采访

  昨天,松堂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还透露,杜声的家属由于不堪媒体采访和报道造成的心理压力,昨天已经要求医院发表声明拒绝接受一切采访,不接受媒体的探视,也不希望医院将杜声下一步的治疗等情况对外公布,否则,医院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昨晚,杜声的母亲郭女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她和80岁的老伴把孩子送到医院来,就是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顾,现在孩子病情恶化,他们同意医院现在的治疗方法,若经医治无效死亡也属于正常医疗死亡,但他们不认可“缓安乐死”的说法。晨报记者马多思概念追溯何为“缓安乐死”?

  据某媒体报道,“松堂医院高护士长介绍,缓安乐死并不是常说的安乐死,而只是让病人在临死前的一段时间尽量减少痛苦,包括用镇定药物和心理辅导以及在医学上确定病人濒临死亡时,不做大型的创伤性抢救。”

  “松堂医院院长李伟表示,对实在不能救治的病人,尽量减少他在走向死亡这个过程中的肉体痛苦,心理上对他们多关爱,施行缓安乐死。”专家观点缓安乐死放弃治疗

  “缓安乐死的说法更类似于放弃治疗。”昨天,卫生法学家王北京对记者表示。

  “国内目前还没有制定任何有关安乐死的法律,至于缓安乐死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王北京说,缓安乐死的说法更接近于放弃治疗。杜声病情逐渐恶化,为减轻痛苦,家人可以选择一种比较消极的治疗方式,“让病人安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这种消极治疗方式是否合法,要看是否损害病人的合法权利,目前在法律上不存在太多争议。”晨报记者刘墨非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