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侨校:了解籍国的窗口 传承文化的桥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8:57 新华网

  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已经成为在中国求学最有价值的收获之一。对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学生而言,中国高校能提供的不仅仅是寻根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更兼有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机会——暨南大学的学生在上课。(照片由暨南大学提供)

  澳门籍的关俊杰是暨南大学医学院三年级学生,虽然澳门特区政府医院的医生一半以上都来自暨大,但小关却无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毕业后想在内地和澳门之间做生意,”他说:“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对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和市场有了深入的认识,而这是在两地间经商很有利的条件。”

  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已经成为在中国求学最有价值的收获之一。对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学生而言,中国高校能提供的不仅仅是寻根意义上的文化传承,现代经济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更兼有中国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机会。

  2004年是中国对外招生数量大幅上扬的一年,其中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外招生数量之和首次超过了全国其他大学同年外招生量的总和,两校境外生数合计已超过12000人。作为中国国务院侨办的下属高校,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两大侨校“为侨服务”的功能正日臻强大。

  提供亲泽中国文化的机会

  “侨校”历史久远。1906年,清政府为“宏教泽而系侨情”设暨南学堂于六朝古都南京,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由此诞生,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成为今天的暨南大学。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关照下,中国政府又在侨乡福建泉州创办华侨大学,是为第二所国立侨校。

  为什么要为华侨华人设立专门的大学?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侨校的意义有过深刻阐述。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回忆说,2004年“两会”期间,他在一次讨论会上作了有关海外华文教育的发言,胡锦涛主席听完他的发言后,当即表示,海外华文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是一个纽带,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遇到各种磨难而始终不衰,文化的凝聚力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无论是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考虑,还是从我们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我们都应在海外华文教育问题上给予帮助,给予支持。

  吴承业说,来祖(籍)国接受高等教育,今天已经成为众多华侨华人的成才之路,侨校的存在,其着眼点在于满足海外的需求。“华侨在海外打拼,历经磨难而心系故国,他们背井离乡在异地生存,常常遇到各种困难,中国政府设立侨校,目的就是为华侨子弟提供多一个受高等教育和亲泽中华文化的机会。”

  政府予以大力支持

  2002年,中国政府向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分别拨款5.5亿元和4.7亿元,其额度在同批全国高校拨款中分列第九、十位。在这笔资金支持下,两校的硬件水平得到提升。暨南大学目前已经完成珠海校区第三期建设,而华侨大学的厦门校区建设将在今年初步完工,据介绍,其主教学楼将长达600米,高100米,成为全国最长最高的教学楼。

  在日常财政拨款上,两所学校亦得到政府格外关照。据介绍,政府对暨大和华大的生均拨款达到全国最高的每年8000元。

  政府赋予侨校在招生和课程设置上更多的自主权。每年,两所侨校举行单独的联合对外招考,是其对外招生的主要渠道,学校亦可以接收使领馆推荐的优秀学生。同时,两校设有其他大学所无的预科班,专门接收中文及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境外学生。课程设置上,侨校突出华文和传统文化,淡化政治思想课程,但求为境外生“量体裁衣”。

  办出“侨”的特色

  政府重托之下,两校当然不会松懈。1996年,暨南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验收,1996年6月,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校长刘人怀表示,暨大仍将贯彻“侨校+名校”战略,除了办出“侨”的特色,更要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今天的侨校,亦面临全国其他高校的竞争,要招到学生,教学质量是硬道理。”他说。

  华侨大学近年在科研教学方面亦有可喜成就,2003年获得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优秀等级奖,师资方面实力雄厚,拥有400多名正副教授。吴承业校长表示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占地2000亩的厦门校区一旦落成,无论在招生还是吸引师资都将更加顺风顺水,“华侨大学即将迎来腾飞之日。”

  “这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

  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是学校最大的欣慰。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暨大,可谓桃李满天下。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吴学谦,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陈共存等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华侨大学1996届的吴清德,曾任马来西亚土地与合作部部长,土木系1983届的刘南,现为塞舌尔共和国建设部部长,机械工程系1985届的郑世飞,是美国最大的折叠家具企业Tofasco的董事长。此外,澳门的建筑师协会中50%以上的成员、卫生系统中70%的成员都出自华大,数十位华大毕业生在特区政府身居要职;在香港,华侨大学校友超过5000人,香港华大校友会是内地在港最大的校友会。

  今天来到两所侨校,无论在运动场还是图书馆,随处可以感受到年轻学子们洋溢的活力。期望和现状的契合,令他们觉得“此行不虚”。华侨大学国贸系的柬埔寨学生蔡明熠说:“在这里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的同学相处,相互交流学习是令人愉快的体验,学校对我们的照顾也非常周到。”“我会向澳门的高中生推荐暨大的,”明年即将毕业的关俊杰说,“因为在这里真的学到很多,眼界开阔了,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这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本报记者王平)(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