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持续扩招未影响就业率 未来二三年仍将保持上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9:01 东方网

  东方网4月21日消息:虽然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4.7万增加到2004年的10万,但是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步提高,由2000年的79%升到去年的95%。昨天公布的最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本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整体平稳,预测未来二三年就业率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该调查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市教科院高教所联合开展,向本市16所高校在校生、200多家用人单位近年历届高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14000份,向本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发放调查问卷40余份。报告指出,大学生的职业预期存在与毕业生实际就业偏离的矛盾。

  自身偏好“主导”择业

  调查显示,在校生择业意向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趋势大致一致,但是同济数据与相关访谈表明,当前高校学生选择职业方向时,往往从自身偏好出发,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

  高校在校生择业的行业取向中,选择“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占29.3%,选择“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占28.8%,对于这两类职业,不仅文史类学生趋之若鹜,而且理工类学生中也出现极高选择频率,比选择“制造业”、“服务业”的人数高出10个百分点。

  86.2%的在校生择业首选地是上海,中西部地区仅有1.2%学生选择。外资企业仍然是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但是实际流向外资企业的毕业生不到15%。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接纳高校毕业生人数出现明显增长趋势,但这一变化并未在在校生中引起积极响应。

  职业期望过高

  调查显示,尽管近年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舆论不断,但在校大学生职业期望整体上未发生大的变化。博士生期望月收入均值为7777.78元,实际月收入均值为4853.33元;而这两个数值在本科生那里分别为3379.39元和2678.51元。各层次在校生的期望月收入与毕业生实际收入都存在明显差距,学历越高,两者差距越大。

  由于期望值和实际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薪酬待遇往往成为毕业生工作消极感受的首要原因。68.1%的毕业生存在工作烦恼,38.1%毕业生想跳槽,原因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福利待遇”,“晋升空间”是第二位因素。报告认为,在校生择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不合的矛盾是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造成的。

  作者:李雪林

  (来源:文汇报)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