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观察·和谐外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9:06 海峡网-厦门日报

  最近,有两项重要的纪念活动正在进行。

  昨天,一艘名为“绿眉毛”号的仿古船到达中国厦门,在这块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土地上掀起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的高潮;昨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文莱,开始他的东南亚三国之行,胡主席此行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参加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对于这两项活动,人们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读,但在我看来,它们所传达的人类社会和谐共存、同谋发展的主题却是值得永远珍惜的财富。对于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谋求民族复兴的中国而言,借助这两个平台开展“和谐外交”无疑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的一个明智之举。

  和哥伦布达伽玛们不同,郑和与他强大的中国船队并不是带着刀剑而是带着礼物和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感情开始他的大洋征程的。没有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望,“天朝上国”的船队带着“敦睦万邦”的理想扬帆,尽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行为显得有些“食古不化”,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和”的信念在600年后的今天却依旧值得人们珍惜。

  不久前,我去了趟马六甲,在那里,我看到了东西方两支船队在那里留下的不同遗迹,西方殖民者留下的城堡高耸在山颠,而郑和留下的“三保井”却默默与民居相伴。东西方不同的文明在这里碰撞,前者象征着帝国的殖民征服,后者却象征着草根阶层的水乳相融;前者象征着掠夺与给予的零和游戏,后者却是和谐共存的双赢局面。郑和下西洋及当时绵延数百年华人“下南洋”之举,在整个东南亚打下了深深的中华文明的印记,它不仅仅是官方的互动,更深入到两地人民生活的血脉之中。此次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在中国及南洋各地基本上都是民间层面的自发行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间外交在全球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太平洋上的波峰波谷那样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民间的情谊就是滔滔大洋之水,它构成了历史的基本面。

  “和”在中国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求“和”,不仅是国内和谐,也是与外部邻邦的和谐,几百年来,“下南洋”的华人在当地留下了无数个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他们追求的不是权力,而是在当地扎根,与当地人共生、共荣!

  都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如果说郑和下西洋纪念活动体现的是民意的基本面,那么,对万隆会议的纪念活动则上升到政府层面,体现了“和”的思想在中国外交中的传承与发展。万隆会议,人们纪念什么?纪念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纪念的是亚非人民建立在求同存异基础上的大团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老一代中国外交家将我们古老的哲学精神运用到国际事务中,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为我国发展赢造了难得的国际环境。重温万隆会议精神,对我国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发展,就要追求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创造和谐双赢的国际经济秩序,就要防止由于国力发展所滋生的大国沙文主义情结、极端民族主义情结。中国人讲“和气生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外交,要想在信息革命和新一轮全球产业更替中占得先机,就当避免任何非理智行为对正常国际交往带来的破坏,因为,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本报观察员 明明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