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通讯:西域之春如期至 左宗棠柳披新绿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3:40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哈密四月二十日电 题:西域之春如期至左宗棠柳披新绿 作者 汪金生 许静 四月下旬,西域之春如期而至。一夜春风使得杨柳尽绿,满眼春色。位于丝路古道上的“左公柳”亦再披新装。 “左公柳”是新疆当地人为纪念左宗棠而命名的一种柳树,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的哈密市境内,至今尚存数千株。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浩罕军官阿古柏乘当地举行反清起义时侵入新疆,抢占了新疆大部分土地。沙俄也趁机侵占了伊犁,妄图分裂新疆。远在京城的左宗棠以花甲高龄主动请缨,一路抬棺而行,出塞征战,誓死报国,才得以保全今日完整的新疆。 在新疆期间,左宗棠为改变新疆自然地貌,带领众将士沿途大量栽种柳树。后人为了纪念左公维护祖国统一和新疆稳定所作出的贡献,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并留下了“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著名诗句。 这种柳树,生长在茫茫的戈壁沙漠中,经受烈日的炙烤和狂风的肆虐,因而不似江南的依依杨柳般阴柔无骨。由于特殊环境的锻造,“左公柳”既保持着它的原始美,更表现出顽强生命力的阳刚美。就是在这般环境中,它用自己九曲八盘的根深入到沙漠戈壁之底层,吸取着可怜的营养和水分。它用自己刚而带柔的品质和身躯抵御肃杀式的蹂躏与折磨,变成沙漠之中成熟和具有极大忍耐性的生命。 新疆哈密是左公柳的集中生长地,早在清朝就有“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的景观。在干旱少雨的哈密地区,左公柳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了积极作用。位于哈密市中心的哈密宾馆现今存有一棵虬枝苍劲的柳树,相传为左宗棠当年亲手所植。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破坏、病虫害和水资源缺乏等众多原因,“左公柳”数量正大量减少。为让后人铭记左公,哈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先后筹资一千多万元人民币,用于保护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渊源的珍贵遗产,也让这些百年“寿星”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