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建园林城市 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4:56 淄博新闻网

  --访市建委主任张可君本报记者 鲍琦通讯员刘峰春风吹拂,万木绽绿。绿色是生机,绿色是健康,绿色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在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全力打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攻坚战之际,记者采访了市建委主任张可君。园林城市是城市基础设施、景观质量、环境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此,张可君说,开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活动,是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适应我市快速崛起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我市突出植物造景和园林文化建设,增绿量,建精品,创特色,推动城市绿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38.5%和32.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8平方米,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绿化指标。当今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的较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环境的竞争、城市品位的竞争,环境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张可君说,人才跟着环境走,资金跟着人才走,良好的城市绿化环境,能够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本,扩大对外开放,对经营城市、集聚人才、管理城市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清水绿山,就没有金山银山,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无一不是注重环境建设,苏州、大连、青岛、烟台等城市均已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如果我们不加快进程、不加速突破,就不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迅速崛起。创建园林城市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它是城市加速发展的助力器。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重大课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而城市园林绿化则是一个核心问题。张可君深有感触地说,淄博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我们曾经在环境方面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城市绿化不仅能有效地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削减城市自身排放的污染,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而且还能涵养水源,降温增湿,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张可君说,优美的生活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完善的城市绿化环境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人们越来越渴望拥有树阴环抱、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绿的绿色空间,越来越渴望享受清新、优美、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努力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营造生态宜人、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否则,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作出答复。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统筹兼顾,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打好这一战役?张可君说,一是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增强绿化的系统性。我市创建区范围内自然资源不足,就更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整合有限的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一颗颗绿色的“珍珠”串联成城市的绿色“项链”。二是要与重点工程项目相结合,注重绿化的生态性。结合我市路网的建设,精心规划,认真做好沿路的绿带工程,在拉开城市框架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淄博的绿色空间;增绿添景,形成风格,在建成一批绿色景观道路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的品位;规划建设一批临街花坛、中心绿地等,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城市绿化的内涵。三是要与市场化运作机制相结合,提高绿化的社会性。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通过实施租地增绿、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张可君最后说,城市现代化的体现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而是要讲求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绿地面积和质量被公认为是城市化最直接、最显著的指标之一。凡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园林绿化水平也都非常高。同样是人多地少的日本,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为77%,绿化覆盖率达70%;韩国的城市化水平为80.6%,绿化覆盖率达到65%。从我们国内看,凡是城市化步伐快的地方,绿化的步伐也很快。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景象,尽快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