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沙尘暴总体减少但发生频率有回升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9:50 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4月21日电(记者宋常青)近日来大范围的浮尘天气又笼罩了我国北方的众多城市。沙尘暴在今年一段时期的沉寂之后的再次大范围爆发,引起了社会再度的关注。研究人员认为: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总体减少,但发生频率有回升趋势,可能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相对活跃期。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钟海玲、李栋梁在对中国185个气象站建站至今近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发生沙尘暴的日数呈现总体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比70年代减少了六成,减少的幅度非常大。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的研究同样印证了上述观点。他们以国内沙尘暴高发的北疆区、南疆区、河西区、柴达木区、河套区、东北区和青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7个地区1960年到2000年的统计数据后发现:7个区中除北疆区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外,南疆等其他6个区春季沙尘暴日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减少的,并且均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偏多,80年代沙尘暴开始减少,90年代最少。

  但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王涛、李栋梁等的研究也发现,影响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系统是位于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气旋,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乌拉尔山高压脊。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显著升高,蒙古气旋减弱,高压加强,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使得中国北方沙尘暴减少,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改变。

  专家指出,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异常也对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明显影响。青藏高原年平均地面加热与中国北方沙尘暴总日数具有非常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由弱变强,到90年代后期达到最强;中国北方沙尘暴从70年代中期的频发期开始逐渐减少,到90年代后期达到最少。近年来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又出现了由强向弱的转变,引起了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增加。

  另外,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开始变长,表明新一轮的太阳活动弱期开始,气候变暖速率将比20世纪90年代减缓,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转向减弱趋势,蒙古气旋逐渐加强也是导致沙尘暴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的重要原因。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