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车面临国际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03:18 东方早报

  第11届上海国际汽车展今天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了,业内人士对这次车展寄与厚望,把它看成是全球车市回暖的风向标。中国被认为是本世纪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是汽车工业的未来。于是,国际汽车制造商纷纷涌入中国,国内的厂家也不甘示弱。然而近期国内汽车市场发展放缓,人们开始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产生思考。

  国外一些分析家指出,如今中国汽车业已有市场饱和、制造能力过剩的征兆。到2010年,中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如果不能大面积占领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上就要充斥卖不出去的过剩汽车。看来,进军海外,已经是中国汽车业的背水一战。

  这样的局面,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机会,当然,也有危机。首先,汽车业不比服装业,技术含量较大。由于一些关键部件要进口,出口的运输费用高昂,中国车不可能像中国的服装那样,一味靠价格便宜而先声夺人。第二,汽车属于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对这样的生活方式理解不深,甚至有文化的隔阂,很难生产出人家需要和喜欢的产品来。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是世界第一汽车市场。要占领世界市场,首先要进军美国。而美国人常常在青少年时代买自己的第一辆车。这一消费阶层会对整个汽车消费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的厂家,对美国的青少年文化了解多少?如何赶上这个时尚?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国际市场的门槛上。但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却还一点也看不出来。

  中国车面临的这种困境,实际上代表着中国经济下一步面临的一个最大国际挑战:我们要提升产业层次,就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但是,要把自己的牌子打遍全球,就必须了解国际市场的社会和文化。没有对人家文化的基本了解,没有人家那里的文化敏感,就不可能开拓高层次的国际市场。

  所以中国工业未来面临的一个瓶颈,很可能是社会文化瓶颈。要过这一关,中国就必须在文化上更进一步地开放,和国际融为一体。发达国家的媒体对消费者不停地进行心理暗示,塑造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比如汽车,每周美国各大报纸都有好几叠专版,探讨汽车的时尚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像日本、韩国的工业产品逐渐占领了西方市场的国家,就是因为文化上对西方都非常开放。所以,人家给美国人设计的车,常常比美国人自己设计的还“酷”。最近日本车在美国市场大败美国车,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电油混合型节能车在技术和设计上领先了一步。这一步领先,不仅是由于日本厂家洞察到环境主义转化到市场上的文化形态,而且还在于人家对美国政治走向的准确判断,预见到政府不得不在能源危机的压力下,在税收、道路管理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对混合型有利的政策。中国的企业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生长,才能渐渐明白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从现在的情况看,这样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敏感在中国很难培养。这是中国工业产品走向世界的一块大绊脚石。

  如今中国的汽车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对类似工业产品的评论家还几乎看不到。要走向世界,我们现在就必须开始对国外的主要工业产品及其时尚进行品头论足。要培育开放性的汽车文化,开拓我们的视野。因为趣味的培养,文化敏感的发育,不是朝夕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不起步,到时候就晚了。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