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技术难点成功国产化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0:32 人民网 |
人民网记者 陈阳波 4万空分压缩机组由空压机、氮压机、氨压机、氨冷冻机构成。这么大空分的压缩机组在国内没有现成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可借鉴,对沈鼓而言,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考验;对五朵金花来说,这是一次走进技术禁区的破冰之旅。 “4万空分压缩机,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相加,而是一个多元技术的有机整合与创新过程,机组的研制许多方面要突破技术禁区,因而,整个流程的复杂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王广兰说,她负责机组的核心难点空压机的设计。王广兰称,她创造性的对空压机采用两头进气的方案,把四万个单位的空气从两边导入机内,每一边只要导入2万个单位,比从一头导入空气快了一倍,提高了效率。她的这个创新在机组上一试,很真行。 严鸿告诉记者,在氨冷冻机的设计过程中,作为主导设计的她必须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如何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成为她当时的努力方向。严鸿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和厂内库存的技术资料,参考了国内外同类机组的经验,再不时的向厂内的技术专家征求意见,最终取得了设计的成功。“因为从来没有作过这么大空分的机组,设计上没有创新,肯定是不行的。”严鸿说。 张玉珠介绍,她负责的氮压机设计是沈鼓有史以来流量最大、压力最高的的氮气压缩机,由于压比高,压缩机将产生很大的内泄漏和外泄漏,严重影响压缩机的出口流量及耗能指标。为了设计好合理的气动方案及密封系统,张先后拿出四套设计方案,生怕哪个细节出了毛病。“在最后的方案上可以说是创造性的解决了耗能指标问题,这样才得以通过。” “跟着别人学永远不可能超过别人,”王广兰说,“创新是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