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因斯坦与爱泼斯坦 改变世界与见证中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4:45 人民网
  人民网评论部策划 责任编辑:文松辉
爱因斯坦与爱泼斯坦改变世界与见证中国(图)
爱因斯坦与爱泼斯坦

  [编者按]

  有这样两个犹太人,他们都在20世纪闻名世界,并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爱泼斯坦。爱因斯坦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改变了世界。而他的一生对中国的感情很深,他是在中国的上海听到自己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的。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我们和全世界的人们一起怀念他;爱泼斯坦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记者、作家,这位外国人一生与中国息息相联,他加入了中国国籍,采访过从中国最高领导到普通百姓,他以独特的视角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绝大部分岁月,他的众多著作也已成为中国历史宝库中的特殊财富。2005年4月20日,是他90岁的生日,我们在这里祝福这位将自己的命运卷入到中华民族沉浮之中的人永远年轻!

  入选人物之一———

  编辑点题: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是20世纪全球最风靡的词语、而且依然将风靡21世纪乃至更远的未来,他被世人公认为“天才”。不过有人说,天才与白痴只有一步之遥。谜一般的传奇人物爱因斯坦就是个最好的例证。他在一些领域才智过人,但在某些方面犹如白痴。他在童年和学生期间被他人当作“白痴”,毕业后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直到1905年里他先后发表了5篇改变现代世界的物理学论文,他才被世人公认为“天才”。1921年,爱因斯坦在中国的上海听到自己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物理并不是爱因斯坦唯一的爱好,他还是个和平主义者。二战期间,为了阻止德国纳粹可能在原子武器上获胜,他上书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但科学是把双刃剑,能促进世界也可能毁灭世界,存于用者一念间。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几十万日本人因此丧生。此后,爱因斯坦从未摆脱过使用原子弹的阴影,他力主和平,他说:“和平是无法通过暴力获得的,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获取和平。”

  1955年4月18日,这位世界上最伟大杰出的人之一——一位物理天才,和平的爱好者,因心力衰竭离开了人世。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2005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的100周年,联合国为了纪念他,将今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4月18日,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全世界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展开了“物理照耀世界”光束全球传递活动。不可能有第二个人能够获得这种殊荣了。

  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可能的时机纪念他,以至于爱因斯坦自己对此也曾感到困惑:“为什么谁都不了解我,又人人都喜欢我?”这真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也许,20多年前胡耀邦说过的一句话能从一个侧面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很多内容我没看懂,但看懂的那些,对我启发很大。”而对于这一切,爱因斯坦也许会说:“我并没有什么天分……我只是非常好奇。”

  爱因斯坦名言(节选):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可以包围世界。

  ·如果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那圆圈之外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空白是那么多,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人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严正的朋友。而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只要我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中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言语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有的信念。

  ·和平是无法通过暴力获得的,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获取和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879年3月14日于德国乌耳姆出生。1905年他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1921年,爱因斯坦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55年4月18日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入选人物之二———

  编辑点题:

  —个犹太人,一个采访过从中国最高领导到普通百姓的著名国际记者,不但申请了中国国籍,而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他,就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记者、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中国名字叫爱培。

  爱泼斯坦,出生在波兰犹太人家庭,两岁时跟随父母移居中国。他的一生,可以说与中国息息相联。他在中国这块东方土地上成长、学习、工作、成家立业,并且加入中国国籍。十五岁就开始新闻工作生涯的爱泼斯坦,以独特的视角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绝大部分岁月。

  1944年初夏,他作为第一支赴延安外国记者团的成员,对延安抗日根据地作了真实报道,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未来有了崭新的认识。新华社在延安向全世界播发的第一条英文新闻稿,也出自他之手。在华工作七十年来,他通过大量真实报道,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无比英勇的斗争所取得的成就——胜利地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报道给了世界,驳斥西方舆论的攻击,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加深了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他的众多著作已成为中国历史宝库中的特殊财富。

  他与新中国四代领导人,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延安,毛泽东送给他一幅有亲笔签名的半身石板画像。1985年,他70岁生日时,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举办生日纪念会,向他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1995年,江泽民和李瑞环代表中央前往祝贺为他八十大寿。2003年,艾培八十八岁米寿时,新一代领导人温家宝专程登门祝贺。2005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到爱泼斯坦家中看望这位老专家。

  2005年4月20日,是爱泼斯坦九十岁的生日。我们在这里祝福这位将自己的命运卷入到中华民族沉浮之中的人,永远年轻!

  爱泼斯坦语录(节选):

  ·我已经实实在在地深信,延安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在下一个十年里将证明这一点。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我从没有想过把离开中国作为一条出路。到了国境的那一边,在怀有敌意的新闻界面前捶胸顿足地背弃我长期的信仰,然后在资本家的餐桌上赴宴享乐,这是我曾说过的抛下红旗、表示‘改悔’的逃兵表现。我对自己起誓:我永远不会那样做。

  ·我做记者是比较积极的,我就是一个新闻记者,这是我的职业。要有好奇心,记者没有好奇心就不是记者。报道第一应该准确;第二应该使读者喜欢看。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经历。要有语言的新鲜感。要积累深厚的基本功,这就是丰富的知识。

  ·80岁以前总不觉得老,现在突然要考虑怎么做老人的问题。一个人老了,有两种可能,一是积极的,把自己的知识、思想,进一步扩大、加深;一是消极的,脱离社会,搞得越来越窄。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学习。

  ·这个新的中国已不再像过去一百年中那样,是世界竞技场中被争夺玩弄的对象,而是这个竞技场中的一名主要选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又名艾培,著名记者、作家。1915年4月20日生于波兰,1917年移居中国,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辑,全国政协六届至十届常委。曾参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的英译本定稿工作。主要著作有:《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西藏的转变》、《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等。】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