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体制改革须破解10大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09:31 南方都市报

  200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在深圳召开,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勾勒发展走向

  经济体制改革须破解10大难题

  本报讯(记者李斌)改革之年,改革之地,召开了一次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昨天,来自全国发改系统的众多官员齐聚深圳五洲宾馆华夏厅,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200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此次会议为国家发改委工作会议,会上传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今后将着力解决10大难题的信息,粗略勾勒了我国改革发展走向,引人关注。

  2005年是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年,也是宏观调控的关键年。此次会议前不久的4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此次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回顾我国多年宏观调控历程时指出,我国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之所以屡屡得不到解决,并不时出现反弹,一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一味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忽视为老百姓谋实利、力实事,一些企业之所以醉心于弄虚作假,不思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和信用建设,其深层次原因都在于体制机制未能理顺。“改革已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很多问题的解决,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块,这些方面的改革已无法回避。”

  在讲话中,范恒山连续抛出了当前深化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体制难题,共计10项,并提出了破解的具体思路。这些问题均是影响巨大,但处理起来又必须前后兼顾、左右平衡,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社会风险的两难体制问题。“但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就是要通过破解这些难题,真正走出深层矛盾与突出问题久治不愈、不时反弹的怪圈。”他说。

  十大难题

  如何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问题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问题

  产权多元化格局下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无形障碍的克服与有形监督的体系建设问题

  地区发展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问题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效率和公平的协调问题

  混合所有制经济格局下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调控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

  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实现自我保护的制度保障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相互衔接问题

  十大对策

  首先要进行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机构改革,38000多个乡镇的120多万吃财政饭的各类乡镇人员的庞大公务支出,已形成了对农民增收的沉重压力。此外,还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等措施,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在沿着给农民平等待遇的方向改革现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应分清轻重缓急,在程度把握上宜由低到高、分步提升。

  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进退应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保持国有资本在涉及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企业中的控制地位,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的责任制度和约束机制。

  必须加大相关配套改革力度,建立起有效排解无形障碍和积极实行指导监督的制度体系。

  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行不悖,必须加快相关体制的改革。

  坚持机会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而机会不公主要是行业垄断、岗位垄断、身份垄断等体制性障碍造成的,因此,应把重点放在打破这些垄断上。

  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建立灵敏、协调的经济手段调节体系,配套运用税收、信贷、补贴、转移支付、价格、风险担保等杠杆,积极调节市场活动和规范企业行为。

  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门间的职能分工。改革行政体制,减少行政层级,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最大限度运用法律手段等。

  切实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办法运用的主动权,抓紧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标准与技术贸易标准,利用反垄断等手段,合理保护国内产业。

  在操作中要充分考虑国情、区情特点,把握好相关改革措施出台的力度、时机与节奏,充分考虑改革措施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应对准备。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