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成就调查的“深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13:07 人民网

  石慧敏

  “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接近真相从质疑开始,《新闻调查》探询事实真相”——《新闻调查》的片头较为准确地概括出了其调查性深度报道类节目的定位及属性。那么,深度报道的“深度”来源于哪里呢?我们知道,深度报道类作品的个性特征就是记者要发现表象后面的真相,而电视的深度报道基于其作为线性媒体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符号和技术手段,在节目编排的策划,结构的安排,叙事的选择以及出镜记者等方面大展所长,充分体现了对“生活原生态”的观照,而真相也就在“镜头”和“细节”中得到了挖掘,也就成就了调查的“深度”。

  下面将试图通过《村官的价格》这期节目对《新闻调查》这类调查性深度报道做一全景式解析。

  一、选题:强调接近性和重要性

  《村官的价格》是以发生在山西省河津市老窑头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人以200万竞选村委会主任为事实材料。以此作为选题有以下几个要件:

  (一)社会形势和政策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和谐和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党中央一直强调要抓好农村问题,农村民主制度改革自然是其中的重要问题。而落实好农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既是落实好党的基层农村工作,又是加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山西某农村出现的“200万元”竞选村委会主任的现象才在这样的社会形势和政策背景中显得极为突出,重要性和接近性才得以凸现。

  (二)易于“剥笋式”地挖掘深度

  题材本身具有的深度报道的特质也是选题策划选择的重要方面。以《村官的价格》为例,从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中不仅从较深的层面上体现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权利缺乏制约、失衡的“现状”,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农村中涉及到集体资产(如本片中的村办煤矿)的各方的利益之争和利益失衡,进而关注到了整个村民的生存状态以及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样的“剥笋式”深入调查挖掘,也是基于题材的可挖掘性,不断地将问题深入到核心,成就了关注“人文”的深度。

  二、结构:兼顾叙事和论证,同时侧重于叙事

  《村官的价格》的结构编排十分紧凑,连贯,从大的表现形式,采取的是主持人演播室介绍,然后以出镜记者现场调查和人物同期声、画面加解说词等交叉组合完成;从结构模式上,采用的是主线配以辅线的结构,其中主线是村民委员会的选举过程,即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辅线是事件所涉及的主人公、目击者等人对事件的回述和看法,这样主线和辅线的相得益彰,提升了叙事的深度;从叙事和论证上看,以对村民和候选人的采访和调查等叙述为主,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河津市对此事件的调查结果作为论证……

  具体到这期节目的结构要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新闻性开头”的开头方式

  以新闻性开头,就是指新闻报道的开始就以向观众展现新闻事实自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为“卖点”。《村官的价格》这则报道就有着很高的新闻价值,在民主和文明的今天,居然会有人愿意以200万元的“天文数字”去竞选一个村委会主任,听来着实荒唐可笑,而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山西某农村。基于强烈的新鲜性和农村题材的接近性,这样的开头无疑起到了吸引观众注意力和概述新闻价值的作用。

  (二)“直击问题中心”的提纲挈领式叙事接下来的正文,开头则是很快地从“画面加解说”地对老窑头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这一背景材料的介绍中,迅速地切换到了选举的核心问题“发钱”上,并将其作为切入点,直接深入到问题的关键。类似于倒叙的结构,将整个事件最核心和关键的东西提了出来,那么围绕“发钱”的问题,事件的主人公以及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就粉墨登场,对主线上所串联的各个分节点的调查也就一一展开,这样显得叙事结构主次分明,脉络清晰,层层深入。

  (三)层次分明的主体结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总片头和节目标识片的使用上,使得整个正文的叙事显得层次分明。

  首先是主片头,“一次热闹的选举,一场金钱的角逐”的解说词,配以“村民、候选人、上一级组织领导人”的画面及同期声,突出了整个事件的人物立场、矛盾冲突等整个事件的最有“情节点”的东西。

  其次是节目标识片在片中的几次运用,起到了突出层次,凸现高潮的作用。例如,第一次节目标识片的插入,是在在一方候选人的发放金额上升到了每人每户2000元的时候,整个事件的发展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候插入的,第二次是在选举的结果尘埃落定的时候,整个事件似乎告一段落的时候,第三次是而后的河津市民政局局长将此次选举的性质定性为贿选性质时,第四次是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当村民反映的候选者之争全是和煤矿有关,但究竟有没有相关的时候提出的。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正文的层次一方面是从调查的深入和真相的揭开,从表层的二者之争的现象,到现象的贿选本质,再到深层次的利益之争;另一方面是从事件发展的高潮、悬念等“情节点”上加以划分的,将整个节目有序地切割为四个单元(基本上每个单元为8分钟左右)。这样,不仅适应了观众的心理认知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随镜头探询真相,而且这种切割使得重点突出,将整个问题的关键点加以展示。

  (四)“点题升华”式结尾

  “虽然村民们从这次选举中得到了近两千元的收入,但是靠这些钱他们并不能摆脱贫困生活,老窑头村一千多口人需要的是一个真心实意带领全村致富的好干部,而这样的当家人本来是应该通过他们手中的民主权利选举产生的。”

  随着片尾解说的呼出,整个报道戛然而止。这样的画面加以解说的结尾,把整个报道推向了引人深思的层面。这样的结尾,应该也是属于“半开放性”的,在片中并没有将整个事件定性,而结论无疑又是肯定的。在叙事中,已经通过镜头、细节和相关叙述将观点无形地表达出来,而这种隐形的观众的表达,无疑给人以思维的空间,主题自然也就得到了升华……

  三、“镜头”和“细节”:电视符号的整合利用

  镜头是电视报道语言中的重要词素,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形象化的细节也能画龙点睛地表达涉及人物或事的本质特征,有时,传神、特写式的细节可以胜过语言和逻辑的证实作用,这是因为我们的深度报道是以“用事实说话”为基本特征的。

  体现在《村官的价格》这期节目中,主要是广泛地采用了多种拍摄角度和手法,比如展现该村时的全景远摄,人物访谈时的双机拍摄,以及对采访对象多采用“过肩镜”等等。在细节上,对承诺书的特写镜头,对书记侃侃而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特写……另外,一些补拍(模拟)的镜头,比如选举会议前村民们连夜点灯的情景,候选人骑着摩托车去发承诺书等等,配以了相应的音响和画面,都起到了刻画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

  四、出镜记者的“平等视角”

  《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的定位是融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为一体的记者型主持人。出于人文关怀的节目诉求,出镜记者的平等视角和平衡报道无疑是成就节目风格的关键。

  而柴静的个性风格,就我个人观点,并不是特别适合这个节目,她的主持风格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本身已经作了一些改变来适应整个节目的严肃性风格和“人文视角”,比如,和进行采访时,她会和被采访对象一样蹲在那里,甚至坐在地上,尽量保持一种平等和客观的视角,这无疑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然而,她的采访表演的色彩感觉比较重,比如当书记史吉堂说群众要炸会场时,她一脸的吃惊和愕然,比如一直带有的嘴角的微笑,比如托着下巴的手势,她的情绪的“过度外溢”使得记者的客观性和旁观者的角色受到某种程度的质疑。

  五、证伪法和证实法等采访手法的灵活运用

  由于存在着利益之间的纷争,所以涉及的被采访对象可能由于自己立场和利益的不同而产生对某些事件的不同说法。比如是否把钱抬到选举台上,比如村办煤矿的利润问题等等采取了证伪法,通过群言式论证进行了证伪。而又以一些论据使得一些论证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证实。

  因而,证伪法和证实法的使用,使得整个报道的深度显得客观公正,也反映了人物和事件的本质特征。(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资料:

  罗哲宇:《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规范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身,2003年

  《新闻调查·村官的价格》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